理想汽車最近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8月以4571臺的月銷量實現斷崖式下跌成功進入輿論中心,緊接著9月宣布停產理想ONE,被用戶送上投訴榜示眾,眾怒未平又爆出高管沈亞楠五天減持套現9000萬的重大新聞。源源不斷的負面新聞讓各行各業都想問一句:理想到底怎么了?車主想知道、粉絲想知道、股民想知道、友商也想知道。本文將對理想近來一系列負面新聞的背后邏輯提出一些推測供大家參考,如果有不嚴謹或是錯誤地方,還望各位不吝賜教。
【資料圖】
理想ONE宣布停產官降
本質上來說,理想ONE宣布停產官降并不算是一個負面新聞。但結合8月的銷量大跳水,以及對車主全面封鎖停產和理想L8發布的消息來看,這就變成了一個因宣布停產而被幾千名用戶集體投訴的負面新聞了。大家糾結點在于,理想ONE停產這事明明可以敞敞亮亮的,為什么理想非得得罪車主?其中可能性比較大的理由就是大家一致認為的“割韭菜”。
邏輯有可能是這樣的,8月銷量跳水,理想ONE獨木難支。眾所周知,理想雖然數據漂亮,但長期都處于虧損狀態,所以現金流對理想來說非常重要。在8月銷量跳水之前,理想沒有說L8什么時候上,也沒有說理想ONE要停產,應該是想盡可能延長理想ONE原價出售的時間。8月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這樣的暴跌不是用L8將上市,消費者選擇觀望可以解釋得通的,于是理想選擇官宣停產理想ONE并公布L8的上市時間。一方面降價2W后可以給理想ONE清理一波庫存回流現金,另一方面L8的消息放出能夠穩定包括投資市場在內各界人士的信心。
但這其中理想有一個邏輯非常不自洽的部分,目前關于L8的宣發稿都表示理想L8的定價在35-40萬元之間。從L8目前公布的配置來看,除了尺寸比L9略小一些,動力參數基本照搬,這如果說理想L8的定價會和理想ONE基本持平的話,就非常令人費解了。如果宣發媒體流出的價格屬實,那L8的出現就是極限被刺L9,試想如果L8賣35萬,L9賣45萬,那誰買L9?而且停產理想ONE以后L9就是理想唯一的在售車型,畢竟L9的生產線、模具成本都花下去了,如果推出L8那L9身上的投入就打水漂了,顯然是不合理的。如果媒體價格有假,那讓定位相似度如此之高的L8和L9在相近的價位爭奪市場顯然也是不明智的,這里做一個非常大膽的猜想,L8的作用可能只是為了穩定外界輿論,為市場注入信心,或許11月理想L8并不會如約發布。
高管短期大手筆減持套現
其實包括王興在內的理想部分高管從兩年前就開始持續對手中的股票進行減持套現,這回引起軒然大波主要是沈亞楠五天之內套現了9000萬之多,引起了各界的警惕。關于上市公司高管減持套現的原因有很多,這邊根據目前的情況做出了幾種推測供大家參考。
沈亞楠作為理想汽車的核心成員,他是很清楚這樣大手筆的行為會給公司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但他還是堅持這么做了,其中存在兩種可能性:1、沈亞楠有可能從理想離職2、經濟下行,沈亞楠不看好理想未來股價,選擇在相對高點套現。其實這之中第一點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一般會因為即將離職選擇套現股票的高管本身在企業的薪資水平都不是太高,但根據理想的年報顯示,沈亞楠的年薪是千萬級別的,選擇套現出走其實不太符合沈亞楠的實際情況。
第二點就很好解釋了,現在各行各業都不景氣,汽車產業寒冬已經寒了三年了,無論從社會角度考慮還是經濟角度考慮,每一個今天都大概率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行情最好的時候。這個時候選擇減持套現,雖然不是理想股價最高的時候,但未來長時間內可能也不會比這更高了。
理想汽車全資子公司注銷
最后說一說理想注銷浙江理想汽車有限公司這事,放在平常去考慮,注銷個子公司在正常不過了,但放在這個理想負面輿論點滿風雨飄搖的時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何況這家子公司的法人還是沈亞楠。上市集團注銷子公司存在幾種可能性,一個是沒啥實質性業務,注銷了省點事。其中有一種可能性事關重大,但值得納入考慮范圍。就是子公司雖然沒有開展實質性業務但是參與了稅務籌劃的操作,提前注銷可以避免后期的法律風險。如果按照這個思路考慮,那上文中所有的矛盾、問題都能說得通了,不過這些全部都只是個人推測罷了,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東西支撐。
三件獨立的事情說完,似乎它們之間的關聯越發的錯綜復雜了,其實關于企業的行為多數都有更為長遠的考慮和規劃,個人的推測難免陷入自身思維的框架,片面是在所難免的。這邊關于理想的問題只是個人思考的結果,沒有什么實際證據支撐,其中有什么思慮不周、邏輯不嚴謹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