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一體化壓鑄板塊崛起
事件驅動上,一方面,近年來,在“雙碳”戰略指引下,本土新能源逐步在產業扶持、技術突破驅動中持續成長,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數據和滲透率得以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
據乘聯會數據,得益于汽車消費鼓勵政策的實施,作為傳統銷售淡季的8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依舊亮眼,新能源車銷量達52.9萬,同比增長111%,8月份的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為28.3%,月度零售滲透率數據創下新高。
(相關資料圖)
近日,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進一步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車政策體系,營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環境,堅持“全國一盤棋”優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鼓勵企業充分依托本土產業基礎,加強技術創新。
在消息面等因素催化下,A股汽車零部件板塊率先在弱勢行情中吹響“反攻”號角,一度漲幅居前。其中,身兼“新能源+新技術”的汽車一體化壓鑄賽道,在廣東宏圖、瑞鵠模具和嶸泰股份等人氣標的帶領下,更是吸引了諸多市場資金關注目光。
眾所周知,在“雙碳”經濟成為全球發展共識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依托自身擺脫化石能源束縛的特點,逐步成為能源結構轉型的“脫碳”主力軍之一。造車新時代所面臨的政策扶持和用戶續航里程追求,開始驅動汽車輕量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
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汽車輕量化轉型既能降低汽車百公里油耗水平,也符合日益收緊的產業排放要求。
新能源汽車雖說是以“三電”系統為核心,不存在油耗概念,但通過汽車輕量化轉型,也能帶來動力及續航里程提什、電池成本下降及符合續航里程補貼門檻需求(大于300km)。
相關數據顯示,若燃油車減重10%,油耗將降低 6-8%,若新能源車減重10%,續航里程則提升5%-8%,同時降低20%的電池成本和日常損耗成本。
而在當前三大汽車輕量化轉型技術路線中,制作工藝端的汽車一體化壓鑄,依托本身將傳統汽車制造環節“沖壓+焊接”合并精簡,多個零件進行高度集成,再用大型壓鑄機一次成型,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輕量化制造工藝。
當前已有奔馳、大眾、沃爾沃等多家車企和零部件廠商開始以車身及底盤作為切入點,布局汽車一體化壓鑄工藝,有望通過鲇魚效應加速帶動一體化壓鑄應用推廣,市場空間逐步打開。
以汽車一體化壓鑄概念首創者的特斯拉為例,自其首次提出一體化壓鑄概念并成功應用于Model Y產品后,車輛減重10%,續航里程增加14%,零件減少370個,單位成本下降7%,提效降本優勢凸顯。
高增長的汽車一體化壓鑄股名單
(以下內容僅是基于行業以及公司基本面等公開資料整理歸納,僅作為分享以及交流學習,不作為買賣依據!)
據此,通過對A股上次相關汽車一體化壓鑄概念股進行梳理發現,當前共有25家上市公司涉及汽車一體化壓鑄概念,而在新能源車產業高景氣背景下,不少相關上市公司也斬獲較為亮眼的中報業績成績單。
宜安科技、云海金屬、銘利達和春興精工等概念成員,其中報業績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均超100%。
宜安科技: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203%;
非晶合金領域領先者,公司業務立足液態金屬賽道,業務致力于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新型材料研發制造,現擁有鋁鎂合金壓鑄機(最大4200T)超過100臺,是全球唯一將液態金屬應用在汽車行業的企業。
云海金屬: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253%;
鎂合金行業領軍者,公司業務扎根鎂鋁合金行業近30年,已形成從上游礦石開采到下游鎂合金回收完整產業鏈,汽車輕量化風口下,公司也通過投建15萬噸/年的鋁合金汽車結構件項目和攜手宜安科技等進行產業合作。
銘利達: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17%;
精密結構件及模具制造商,公司業務聚焦精密結構件及模具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涵蓋合金壓鑄模具、壓鑄產品、鋁型材等,在高致密、高精度、高強度的鋁合金壓鑄技術積累深厚,汽車輕量化產品已應用于北汽極狐汽車。
春興精工: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08%;
特斯拉供應商成員之一,主營業務由通信、汽車零部件和消費電子三大板塊構成,生產的汽車精密鋁合金結構件產品已切入特斯拉產業鏈,汽車一體化壓鑄風口下,公司也圍繞新能源汽車客戶需求,拓展相關壓鑄產品市場份額。
文燦股份: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85%;
用鋁合金壓鑄件領軍制造商,主業從事汽車鋁合金精密鑄件產品的研產銷,致力于為全球汽車客戶提供輕量化與高安全性的產品,投建的全球首套9000T超大型壓鑄島已順利試產,汽車一體化壓鑄業務有望在四季度形成營收能力。
廣東宏圖: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68%;
本土壓鑄行業龍頭,公司主營依托“汽車鋁壓鑄+內外飾件”雙主業驅動發展,擁有應用于汽車一體化壓鑄領域的6800T壓鑄機及免熱合金材料自主技術,率先布局全球首臺最大噸位壓鑄裝備(12000T),客戶拓展有望超市場預期。
銀寶山新: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54%;
汽車輕量化模具引領者,公司業務持續圍繞大型精密注塑模具和精密結構件研發制造,主要產品包括汽車內外飾件和功能件等,汽車一體化壓鑄方面,公司正積極研發儲備相關技術,但目前無量產項目。
拓普集團: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53%;
平臺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公司業務原以汽車減震器和內飾功能件產品起家,后通過對產業鏈持續延伸拓展,已完成對輕量化車身、智能座艙部件、熱管理等產品線覆蓋,已掌握高真空壓鑄、局部擠壓壓鑄等多項汽車輕量化制造工藝技術。
萬豐奧威: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50%;
汽車金屬輕量化領先者,公司業務集汽車金屬輕量化和集自主研發、制造和銷售于一體,已形成“鎂合金-鋁合金-高強鋼”等金屬材料輕量化應用為主線產業結構,在汽車輕量化的鋁合金壓鑄、鎂合金壓鑄造成型等方面具備多項核心技術。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讓我們做時間的朋友,享受價值投資帶來的收獲。對于近期股市有什么看法,歡迎讀者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撰稿、收集數據不易,覺得有幫助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分享?、點贊,支持一下,謝謝!也可點擊收藏,方便日后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