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9月19日,工信部發布的《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制修訂100余項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全面形成能夠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在政策驅動下,汽車產業的智能化革命正在到來。據悉,擬由深耕產業圈的績優基金經理張富盛掌舵的富國汽車智選混合(A類:016590;C類:016591)將于9月26日結束募集,該基金旨在優選細分產業鏈的優質上市公司,力求為投資者分享汽車產業變革中的長期戰略投資機遇。
汽車智能化的產業趨勢正受到機構的認可。中信證券最新深度報告指出,汽車產業正在經歷從“工業化時代的機械產品”向“智能化時代的科技硬件”過渡,智能汽車未來的核心競爭力為“產品定義”和“客戶體驗”。類似于智能手機市場曾經經歷過的轉變,汽車智能化的普及率也將持續提升,未來5-10年,是汽車智能化的紅利期,相關產業鏈有望快速成長。
張富盛認為,智能化趨勢加速發展,新能源車具備長期投資機遇。復盤過往幾年的市場,其實每次回調都是比較好的布局機會,行業基本面不錯。
“當下仍是布局新能源的時點。因為新能源未來投資的空間和技術迭代的空間都比較大,行業越來越發散,意味著會產生很多新的領域,投資者可以從中挖掘更多的機會。但千萬不能追漲殺跌,行業的不確定性風險會有,長期投資更好,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度需稍高些?!睆埜皇⑷缡钦f。
至于行業的不確定性風險,張富盛表示,新能源車雖然相對來說已經比較成熟,但是從發展角度看仍屬于產業早期,所以技術將不斷迭代。若企業沒有跟上產業技術的發展,從投資端來說這部分企業存在一定風險。
從公募基金配置角度來看,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電力設備”+“能源金屬”兩大領域的配置比例為24%,而“整車”+“零部件”+“軟件”+“消費電子”四大領域的配置比例僅19%,未來新能源延伸產業鏈的空間較大。
從把握產業長期機會和規避企業風險的維度來看,張富盛表示,在整個新能源車板塊中,整體機會可能不如結構性機會,比較看好以下三個細分領域的機會:第一,鋰電和鋰電創新的領域,如鋰電池材料的創新,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的創新。在鋰電池領域,創新持續迭代,能對應很多投資機會。第二,頭部車企零部件的創新機會。相對于傳統燃油車企,頭部電動車企更扁平化、更多創新,如天幕玻璃、一體化壓鑄等零部件。第三,智能化帶來的投資機遇。智能化是未來車企的核心競爭力,類似于六七年前的電動化。長遠來看,滲透率會持續提升,成長性可能會更好。此外,除了駕駛級別的提高,道路、汽車的網聯化也將帶來許多投資機會。
富國基金強大的整體投研實力也將為新基金保駕護航。在第19屆金牛獎評選中,富國基金連續第三年、累計第十次摘得含金量極高的“金牛基金管理公司”桂冠,綜合投資管理能力業內矚目。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