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品牌的固有優勢正在逐漸消失,躺贏時代已成過去式。即使是熱門的SUV車型,產品力羸弱或者營銷手法不契合市場需求便會面臨被淘汰的壓力,有限的市場空間不會照顧每一位入場者,比如廣汽三菱勁炫ASX,當年巔峰時期單月銷量高達1.31萬輛,如今市場聲量越來越弱。
(相關資料圖)
近期勁炫又有新消息,新一代ASX正式發布,但新車的銷售重心已經從當年的中國市場轉移至歐洲,那么脫離中國市場的三菱勁炫ASX,真能有效提振品牌戰績嗎?
成績不復當年,錯在哪?
三菱勁炫在2010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身份是進口車,直至2013年才由廣汽三菱進行全面國產化。當年我國自主車企還處于的初步發展階段,車型走廉價路線,品質參差不齊,而合資車憑借品質和口碑等方面的優勢,備受國人熱捧,基本上每一款新車的入市都能迅速打開市場,其中包括勁炫ASX。
勁炫ASX自2010年引進國內以來,銷量幾乎占據三菱汽車在華銷量的一半,展現出強大的產品競爭力。而在國產化之后,這款車也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銷量迎來高光時刻,2018年單月銷量曾高達1.31萬輛。
可惜從2018年底,伴隨著車市下行,勁炫ASX的數據也一路下滑,直至如今,這款車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狀態,據悉,目前勁炫ASX月銷量不到千輛。
奕炫ASX賣不動,內外因素都有影響。先來看外在環境,近些年自主車企的造車技術取得實質性進步,同級別高品質高產車越來越多,長安CS75 PLUS、博越PRO、宋Pro等車型無論是外觀內飾設計、科技配置、智能化程度,還是市場價格,都展現出十足的競爭力,這給勁炫ASX帶來很大的壓力。
與此同時,各大車企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車之際,三菱汽車的電動化轉型動作卻十分緩慢,帶來的新能源車寥寥無幾,并且車型基本是由傳統燃油車改造。那么在其它車企快步前進之際,三菱汽車逐漸淡出大眾視野,勁炫ASX也慢慢地被消費者遺忘。
而從內在因素來看,車型定位戰略性失誤有影響。繼勁炫ASX之后,三菱汽車又推出奕歌。盡管后者定位更高,但與勁炫ASX同樣定位于緊湊型SUV,同時兩者價格差并不大,因此奕歌難免會在一定程度上蠶食勁炫ASX的市場份額。
另外,勁炫ASX缺乏市場競爭力也是更重要的原因。這款車進入國內市場以來,更新速度并不快,并且多年來僅是進行小幅度升級的中期改款,遲遲沒有換代車型進入市場,然而對手卻一直在更新迭代,結果勁炫ASX與對手的產品力差距非常明顯,即使是售價高達13.98萬元的頂配車型智領版也沒有ESP車身穩定系統、前后倒車雷達等基礎配置。另外,在售車型也只是2020款。顯然,消費升級背景下,勁炫ASX的產品設計也逐漸難以滿足消費者的購車需求,銷量無起色實屬正常。
新一代車型大升級,卻沒國內的事?
直至2022年,三菱勁炫ASX才迎來了換代消息,新車基于雷諾的平臺打造,并且將由雷諾汽車進行生產制造。目前,新一代勁炫ASX的圖片已經曝光。新車在外觀造型和內飾設計方面都與雷諾卡繽基本一樣。
同時新車的配置也能滿足消費者的基本用車需求,配備緊急制動輔助和行人/自行車檢測的標準版前部碰撞預警系統,以及車道保持、交通標志識別、自適應巡航控制和遠光燈輔助等功能。這些都是同級別主流配置,而動力也有輕混和插電式混動兩種動力總成。
可以說,新一代勁炫ASX的顏值放在國內市場上具備很好的時尚性,同時配置和動力系統也是達到市場主流水平。但是,新一代勁炫ASX會否被引入國內還是未知數,畢竟新車骨子里就是雷諾卡繽的基因,而雷諾品牌在國內汽車市場的知名度并不高,加之上一代卡繽在國內也沒有獲得佳績,因此,不排除新一代勁炫ASX會放棄中國市場。
可以肯定的是,新一代勁炫ASX已經瞄準了歐洲地區,計劃在2023年年初發布。而在更早前,三菱汽車已經表示停止在歐洲銷售新車,如今重返歐洲市場,估計要看中雷諾汽車在歐洲地區的出色表現。據悉,雷諾連續四年蟬聯歐洲電動車銷冠,而在燃油車領域的成績也是多次創新高,可見雷諾旗下車型的熱度之高。那么新一代勁炫ASX傳承了雷諾卡繽的設計,有望借著卡繽的高熱度活獲得較高的人氣。
值得一提的是,三菱汽車在歐洲市場除了帶來新一代勁炫ASX,還將推出另一款定位更高的車型,不排除其將基于雷諾尚未發布的Austral打造,二者將會為姊妹車型,兩款新車進入市場后,或能助力三菱汽車獲得理想的市場成績。
如今國內汽車市場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自主車企的造車技術也有大幅進步,同時消費者的購車追求也有所升級,唯有高質量車型才能在市場站穩腳跟,并斬獲佳績。哪怕是合資車型,產品力不到位,便會輕易被競爭對手超越,躺贏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而對于三菱汽車來說,想要重回當年的成績巔峰期,必須拿出更有競爭力并且價格更到位的產品,新一代勁炫ASX是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