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市場概述:最近幾個月,隨著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爆發,推動中國自主品牌的份額持續走高,并朝著50%的目標進攻。當行業都在討論自主品牌突破50%份額之時,那么擺在合資品牌面前的,一定是更加殘酷的事實。
從8月份的數據來看,合資品牌的增幅為29.8%和1.7%,自主的增幅為48.9%和26.2%,再加上自主品牌份額已經上升至47.2%,所以無論的份額還是增幅,合資明顯落后于本土品牌。
短期內,我們當然不用擔心大眾、豐田、本田、日產、別克們在市場中的地位,也不擔心奔馳、寶馬、奧迪、特斯拉等一眾豪華品牌們的市場需求,但是從韓系的現代起亞,到斯柯達、捷達、馬自達,再到連續掛上負增長的二三線豪華品牌,未來他們面臨的,必然是市場份額萎縮后,成本的入不敷出。
那個時候,為了尋求利潤的外方,會不會壯士斷腕,被迫退出呢?從商業角度看,答案是一定的。
這些年來,鈴木、謳歌等日系車,菲亞特、雷諾等歐洲車,Jeep等美系車紛紛出走中國市場,那么未來愈加殘酷的新能源競爭,還會有哪些合資品牌繼續退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