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馳汽車或反向借殼IPO,“另類”操作欲打贏“翻身仗”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牛小歐 于建平 北京報道
(相關資料圖)
造車新勢力已進入全新發力期,對資金的渴求促使其接連上市。除去早已上市的“蔚小理”之外,鮮有聲音愛馳汽車也緊跟哪吒與零跑的腳步,于日前被曝出計劃反向借殼華夏博雅(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夏博雅)赴美上市,但與其他新勢力上市的常規路徑不同,愛馳汽車通過“借殼上市”方式謀求上市公司身份,其急于上市的原因值得深究。
“另類”的發展模式
近日,已登陸納斯達克的教培企業華夏博雅與愛馳汽車運營公司AiwaysHoldingsLimited達成合作,將收購愛馳汽車所有發行在外的股權。華夏博雅發布公告稱,愛馳汽車估值總額介乎50億美元至60億美元,收購完成后,愛馳汽車全部股權將轉換為上市公司普通股。而關于此事,愛馳汽車則是對外公開表示:上市相關事宜不予置評。
相比于其他造車新勢力,愛馳汽車表現平平,甚至有些默默無聞。從銷量來看,愛馳汽車的成績一直不算理想,公開數據顯示。愛馳汽車2020年全年銷量為2600輛,2021年為3011輛,2022年上半年為1426輛。
在技術路線上,愛馳汽車也相對小眾。在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在布局純電或“電動+混動”路線的當下,愛馳汽車采用電動+業界罕見的甲醇重整制氫高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并于2020年8月投資20億元建設相關項目。
在渠道方面,愛馳汽車依然與眾不同,或許是久難打開國內市場,愛馳汽車將戰略重心布局在了海外。官方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10月,愛馳汽車就在德國公布了海外戰略;2019年,愛馳汽車新車愛馳U5在歐盟上市發售;2020年4月,愛馳汽車在歐洲上市并交付用戶。截至目前,愛馳汽車的海外市場已經拓展至法國、德國、荷蘭等15個國家。
造車行業十分燒錢已成為眾所周知的事情,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要實現企業長久發展并形成造血實力,就必須依靠大量的資本基礎,因此處于第一梯隊的新勢力們都早早完成IPO。對于位于第二甚至第三梯隊的新勢力企業來說,對于資金的渴求更甚,想要在市場里保有一席之地,IPO也成了僅有的出路。
汽車行業分析師林述成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截至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000萬輛,市場滲透率已接近25%。新能源汽車已從導入期邁入競爭期,市場愈發殘酷激烈,從融資角度看,‘蔚小理’多重上市后得到回血,資本充足的情況下仍難逃‘賣一輛虧一輛’的現狀,仍存在較大的資金壓力;傳統車企現金流充足,但也需要持續投入去支撐新品牌新戰略的發展。相比之下,新勢力里的‘第二梯隊’孱弱得多,唯有全力以赴盡早上市才能持續存活,如果窗口期一旦關閉,等待他們的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反向借殼上市意欲何為?
而此次愛馳汽車仍不走尋常路,選擇借殼上市,更顯“另類”。
“借殼上市”是指一家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把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而這次,愛馳汽車則是被收購的一方。
招銀國際研究部經理白毅陽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愛馳汽車選擇反向‘借殼上市’的方式的確很少見,但優點是更快,流程更短,這也凸顯了愛馳汽車對資金的渴求,急需一級市場外的融資渠道。”
白毅陽進一步指出,與常規IPO相比,“借殼”上市的缺點也很明顯,即不利于融資效果最大化。愛馳汽車的這種上市方式因為沒有實際完成融資,則需要在后面通過增發才能實現融資。
公開資料顯示,華夏博雅是一家教育資源整合與運營機構,業務規模相對較小,且還存在持續萎縮的狀況。財報顯示,華夏博雅2021財年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凈虧損124.99萬美元,營業收入為 390.95萬美元,同比下降22.17%。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對《華夏時報》記者坦言:“華夏博雅受政策影響,教育業務下滑,愛馳汽車銷量不佳同時也不具備核心技術。愛馳借殼華夏博雅登陸美股,華夏博雅則希望借此實現業務轉型。”對于華夏博雅與愛馳汽車合作,他判斷:這次操作更像是難兄難弟在抱團取暖。
愛馳汽車其實一直在為融資努力,此前也尋求過以IPO方式上市。2021年6月,愛馳汽車曾被曝計劃登陸科創板,后無果而終。天眼查信息顯示,自2016年完成Pre-A輪至今愛馳汽車已完成9輪融資,按照公開披露的資金額度,其融資總額已超過百億元。今年年初,愛馳汽車獲得新一輪數億美元融資,資方來自陳炫霖及其旗下東柏集團。
盡管新一輪融資也為愛馳汽車及時“補血”,但對于包括愛馳汽車在內尚未盈利能力的新造車企業來說,這并非長久之計,因此一直IPO未果的愛馳汽車只能選擇另辟蹊徑,反向借殼上市。
澳緯咨詢董事合伙人張君毅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的采訪時指出:“造車新勢力企業想要贏得一定的市場,未來勢必需要更多的資金持續投入,今后的研發費用也將只增不減。新創企業融資是持續不斷的行為,能為長期‘作戰’備下充足的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