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如何去判定一家車企的影響力高低?在我看來,除了本國市場的表現外,國際化眼光才是重點。
9月28日,比亞迪汽車召開了新能源乘用車歐洲線上發布會。此次透露了幾個重要信息:
1.宣布將在歐洲推出漢、唐及元PLUS三款車型。要知道,這三款產品是足夠具有代表性的。漢是王朝系列中的轎車旗艦,唐則是SUV旗艦,都是比亞迪最高的造車工藝結晶。至于元PLUS,小體型、大空間的特點,也非常適合歐洲消費者。
(資料圖片)
2.公布官方預售價。據悉,漢與唐在德國的預售價均為7.2萬歐元,元PLUS為3.8萬歐元。它們會在今年10月份舉辦的巴黎車展上正式上市,并開啟多國交付。此外,在年底之前,比亞迪也將進一步開拓法國和英國市場。
大多數品牌,在海外市場推出新產品都會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用以試探消費者們的反應,而且預售價也都不會定太高。可比亞迪卻計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從發布、預售到正式交付的一系列動作,預售價也要比國內在售的同款車型最多高出近5成。同時,其還源源不斷地準備打開更多國家的市場,可見他們對于自身產品的強大信心。
當然,在我看來,這種自信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靠一步一個腳印積累出來的。早在1998年,比亞迪就于荷蘭設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當時,其主要的業務范圍就包含了太陽能、電池、儲能、新能源車等。如今,通過20多年的發展,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獲得了良好的口碑,運營足跡也遍及歐洲20多個國家、100多個城市。所以,比亞迪有理由相信,他們此次帶來的三款重磅新品,一定也會獲得歐洲消費者們的認可。
盡管這只是一次線上發布會,但比亞迪的一眾重要人物依舊悉數亮相并致辭。包括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兼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廉玉波、比亞迪集團副總裁兼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比亞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比亞迪國際合作事業部兼歐洲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舒酉星。
其中,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歐洲是汽車發源地,有著極強的創新精神。去年,在電動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挪威,比亞迪推出的唐EV得到當地消費者認可,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今年,我們開始考慮把更多的電動車帶到歐洲,與當地市場共同成長。結合過去20多年的積累,我們著手在歐洲多個國家籌備乘用車業務,與當地優秀的經銷商、行業伙伴攜手努力,用綠色科技和卓越品質,鑄就高端產品和服務,給更多消費者帶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和體驗。”
這番講話不僅表明了比亞迪對于歐洲消費者們的最高誠意和重視度,也印證了它是通過之前的口碑反饋,才對三款產品的市場前景展現了極度樂觀的態度,并不是盲目自信。
其實,縱觀比亞迪近些年來的一系列動作,包括推出刀片電池、e平臺3.0等先進技術,提供安全、高效、舒適、智能的全方位新能源汽車產品服務等。讓它已經成為了全球唯一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及車規級半導體等新能源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并提供一站式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
所以,這次漢、唐、元PLUS三款車型的預售發布只是一個小小的節點。相信之后比亞迪還將為全球的消費者帶來更多重磅的產品。
而最讓我心生敬意的是,如此一家跨國巨頭企業,在積極投入產品生產和技術研發的同時,還能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堅守綠色夢想,推動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比如,之前比亞迪發起了“為地球降溫1℃”的公益號召,呼吁更多人加入降低碳排放的隊伍。同時,還重金打造了中國汽車品牌首個零碳園區總部。
這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縱觀整個汽車工業發展史的長河,都是極其罕見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比亞迪已經超越了一家車企的范疇,而是變成了奮斗、奉獻的代名詞,值得所有車企去膜拜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