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根據安永最新發布的IPO報告稱,按全球IPO總數占比計算,中國內地的證券交易所為2022年迄今最活躍的市場。中國香港也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復蘇。
在香港的IPO市場,國內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的零跑汽車和威馬汽車也要陸續登陸港交所IPO。近日,零跑汽車成功在港交所敲鐘上市,不過上市首日就破發引起投資者熱議。此時IPO是否為時已晚?上市與否,對國內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有何影響?
零跑上市跌超30%,此時上市為時已晚?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比較搶眼,在逐利的資本推動下也出現了盲目投資情況。9月15日,國新辦辛國斌指出,新能源汽車目前成為了一個風口行業,吸引了大量技術、資本向這個行業匯攏、集聚,加之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轉型升級方面的愿望,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部分省市、地方確實存在著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的情況。
新能源的投資熱度在國內IPO活躍度上也有所反映。安永9月29日發布報告稱,2022年迄今中國市場表現突出,按全球IPO總數占比計算,中國內地的證券交易所為2022年迄今最活躍的市場。報告還指出,中國香港也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復蘇,三季度出現小高峰,除了交易數量有所增加,香港市場兩宗大型IPO也促使籌資額有所上升。
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舉措將吸引更多企業到香港上市,尤其是海外企業;盡管受到美國市場波動、美元升值與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香港的IPO活動預計仍將活躍。”
一方面,不斷有新公司登陸交易所;另一方面,二級市場對新能源產業的投資逐漸回歸理性。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受阻,投資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熱有在退潮,二級市場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也“不香”了。
從國內造車新勢力的市場表現看,9月28日,小鵬汽車-W股價加速下跌。其股價一度跌超10%,報50.25港元,9月29日,繼續跌超5%,報47.9港元,刷新港股上市以來股價新低。自今年6月27日高點142.80至9月29日收盤,跌超80%。
蔚來汽車也從6月27日高點199.2港元/股至今3個月時間下跌38%左右,理想汽車同期跌超50%。
9月29日,零跑汽車正式于港交所上市,成為國內第四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新勢力車企,本次零跑汽車IPO最終發行價為48港元。
本來投資者對零跑的表現期待滿滿,但上市首日表現不佳,零跑汽車開盤直接低開14.58%破發,其后一路低開低走,一度跌破30%。截止收盤,零跑汽車大跌36%,總市值為350億港元。
從上市時間節點來看,二級市場“遇冷”確實對新上市的零跑汽車股價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對公司創始人朱江明而言,他更看重的是長坡厚雪。
作為大華股份的聯合創始人,朱江明有個千億夢想,但安防設備市場全球總量僅有千億級規模,所以要選擇一個新行業。于是,在2015年12月,將年滿五十歲的朱江明“從零起跑”,創立零跑汽車。
對于股價首日破發,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表示:“這確實一個不是很好的時間段,因為全球形勢動蕩,處在下行通道,但我們選擇上(市),主要原因是我們不在乎當下的時間段,這是一個長跑。我們更關心的是真正的質量如何,盡快拿到我們的市場份額。”
上市是更好選擇
既然不在乎當下的時間段,此時上市無非是為了融資,畢竟“缺錢”幾乎是所有造車新勢力的通病。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在實現靠自己盈利之前,新勢力造車依舊需要靠外部輸血支撐經營,融資支持越多,在今后的競爭中更具優勢。”
在上市前零跑汽車已進行過7輪融資,披露的融資金額超過120億元,其中不乏紅杉、中金等機構。零跑汽車成功上市后,紅杉和中金也即將迎來豐厚回報。以招股價計算,紅杉所持股權價值已超22億港元(約為20.63億元),中金所持股權價值則超26億港元(約為24.61億元)。
有投資人士告訴集微網,“對于創投來講,有四個環節,就是募、投、管、退。募資需要金融系統的支持,需要銀行、投資人的支持。投和管是VC內部的事。最后,退出是關鍵環節,一切的實現都得靠退出。”而上市對創投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從這方面來看,相比于零跑汽車,威馬汽車更急于上市。2016年啟動融資以來,威馬汽車先后共進行了8次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350億元。投資方包括百度、紅杉資本、騰訊投資、五礦資本、紫光集團、雅居樂等知名VC/PE,也包括廣州等多個地方國資產業資本。單從“退出”來看,威馬汽車顯然“應該”急。
事實上,威馬即便融資8輪后,仍承受資金短缺的壓力。其在招股書中承認“我們的運營需要大量資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條款獲得充足融資,則可能對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在崔東樹看來,不論技術研發還是鋪設渠道,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威馬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威馬年銷量在增長,年營收同比遞增。但同期威馬銷售成本分別為27.89億元、38.35億元、66.9億元。其中,原材料及耗材占比分別為67.4%、79.3%和79.2%。
零跑汽車也發生類似的事,汽車銷量增加,但做多虧多,尤其是走量車型。從招股書來看,零跑汽車2020年和2021年原材料及耗材的成本分別為7.4億和41.2億,根據銷量測算,零跑汽車每輛車的原材料及耗材成本約9.2萬和9.4萬。而零跑汽車銷量擔當的T03起售價為7.95萬,其造車成本遠高于售價,難以平衡成本。
而在上市之后,融資也更容易些。2021年以來,蔚來先后通過可轉債、引入戰略投資累計融資100億元;7月理想汽車也宣布獲得5.5億美元新融資。
因此,對于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的威馬汽車和零跑汽車而言,不管是從投資人回報還是為了長期經營,上市都是更好的選擇。(校對/黃仁貴)
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