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對賽力斯這個品牌的印象,還停留在王寶強的時代。賽力斯就是之前的重慶小康,當時重慶小康和東風合作生產一款微面叫東風小康——王寶強一句“駕東風奔小康”響遍大江南北。當年的重慶小康之所以和東風合作,其實饞的不過是東風的Logo。時過境遷,現在的賽力斯也不是以前造面包車的小康了,那么如今的賽力斯,造車的水平究竟怎么樣?
本次我們測試的是賽力斯旗下的AITO問界M5 2022款四驅旗艦版,官方指導價33.18萬元。為了敘述方便,以下將這款車簡稱為“問界M5”。照例強調一下,由于車況、路況、輪胎、濕度、氣溫和周邊環境的不同,所以加速、剎車、操控、真實續航力以及靜音性測試等數據僅供參考,不可作為客觀對比依據。
鈑金工藝優秀
【資料圖】
我們在問界M5上選取的鈑金縫隙測量點共有4對8組,分別是引擎蓋靠近A柱下端左右縫隙、引擎蓋前端靠近大燈的左右縫隙、尾門上端靠近后擋風玻璃的左右縫隙,以及尾門下端的左右縫隙。由于引擎蓋和尾門是全車最大的兩個可活動鈑金面,所以這一組數據基本上就能反映出問界M5的整體鈑金工藝。
之前個人對于賽力斯的工藝并沒有太大期望,畢竟固有印象依然還是之前的小康面包車。不過從測試結果來看,問界M5的鈑金工藝卻是和之前的小康汽車大相徑庭——95分,這可是大多數合資品牌都達不到的水準。
車漆噴涂工藝優秀
由于引擎蓋是全車最大的一個鈑金面,所以我們特地選擇問界M5引擎蓋上的6個點進行車漆厚度測量。基本上這一組數據就能反映問界M5的車漆噴涂工藝水平。
通過計算可以看出,問界M5漆膜厚度的波動值僅有109.56%——感覺那個107微米有點扯了后腿,盡管如此,問界M5的車漆依然算得上優秀,尤其是沖壓折邊斜面上的二次標定相當到位。
這樣的噴涂工藝,已經在我們之前測試過的奧迪RS Q8 2021款4.0T尊享版(114.10%)以及奔馳2021款S500L 4MATIC(367.74%)之上了。
性能測試:操控表現出乎意料
我們的測試道路為中國一級公路鋪裝標準的平直柏油路,測試當天氣溫是33℃。
測試車輛搭載的是92kW/205Nm的1.5L渦輪增壓電噴引擎以及365kW/675Nm的前后雙電機,整個動力系統處于饋電狀態。
關于這輛車的0-100km/h加速,官方宣稱為4.4秒——當然了,這一定是滿電狀態下的數據,實測成績估計也相去不遠,但是官方一定不太愿意公開自己饋電工況下的0-100km/h加速成績。坊間傳說增程車是有電一條龍,沒電一條蟲,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問界M5是龍還是蟲……
問界M5的5次0-100km/h加速測試最快成績為7.63秒,從藍色加速力曲線上看,輸出一波高峰之后就趨于沉寂,可以想象,那個高峰是電動機最后的尊嚴。
5次加速的速平均成績達到8.06秒,動力衰減為16.58%。從這一點來看,跑光了電量的問界M5雖說已經不是之前的龍,但好歹也算不上一條蟲,其動力表現要強過我們之前測過的第十一代本田思域以及滿電狀態下的南北大眾ID.4。所以,買了問界M5的小伙伴,不用擔心這款車沒電之后會撂挑子。總的說來,這臺1.5T發動機的發電效率還是讓人蠻意外的,唯一讓人不爽的是,這臺技術含量不怎么高的增程發動機居然要喝95號汽油。
在5次100-0km/h剎車測試中,問界M5最佳成績是38.65米,平均成績是39.66米,剎車熱衰減為33.47%,算是優秀。
很多人會用懸架的軟硬來評判一輛車的操控性。其實車輛的操控性和懸架的軟硬之間并沒有絕對的對應關系。目前國際汽聯采用過彎向心力最大加速度——也就是俗稱的“G值”,作為車輛操控性的唯一衡量標準。現在的F1賽車,其過彎操控極限能達到6倍重力加速度即6G的水準,而普通買菜車其操控極限也就在1G上下。
決定一款車操控性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鐘擺狀態下的可操控性、后輪高速循跡等等,橫向G值僅僅是其中之一,但是G值是目前可以采集到的和操控性直接相關,且受駕駛者素質影響最小的客觀數據。
在這項測試中,問界M5跑出了1.112G的過彎操控極限,這個數據優于我們之前測試的上汽大眾ID.4 X 2021款1st Edition ID.初見版(1.111G)以及華晨寶馬iX3 2021款改款創領型(1.084G)以及特斯拉Model Y 2021款長續航全輪驅動版(1.082G)。對于一家沒有運動基因傳承的車企來說,能跑出這樣的成績也算不錯了。
問界M5的原廠輪胎是255/45R20 105V的倍耐力P-ZERO,電商參考價每條1300元。這套輪胎的強項本來就是操控,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問界M5的這個操控成績,主要還是靠輪胎推出來的。
引擎振動控制很爛
我們關閉車上所有能關閉的電氣系統,在熱車饋電工況下,測試了問界M5增程引擎和方向盤的最大振幅。
問界M5熱車饋電狀態下引擎振動的最大振幅是0.103mm,這個數據很一般,但是卻相當穩定,由此可見增程引擎在工況表現上和傳統引擎還是有所區別的。
而這個振動傳遞到方向盤上之后,最大振幅達到了0.015mm——按照我們的標準,這個數據如果≤0.010mm就叫優秀,≤0.005mm就是完美。從這一點上看,問界M5的引擎振動控制工藝很糟糕,工藝短板暴露出來了。
行駛靜音性讓人意想不到
在關閉娛樂系統、空調以及車窗的前提下,我們在中國一級公路鋪裝標準的平直柏油路上,用定速巡航控制車速的方式測試了問界M5在40km/h、60km/h和80km/h勻速行駛狀態下的車內靜音性。
測試結果顯示,問界M5在饋電工況下的行駛靜音性出乎我們的意料,三個速段下的均值低至47.50dBA。
相對于車身整體做工,問界M5的靜音表現更讓我們感到意外,畢竟這輛車配的是倍耐力的頂級運動胎。如果換條諸如米其林旅悅這樣的靜音胎,問界M5的靜音測試能不能更低一些?
電磁輻射測試
將儀器分別放在座椅坐墊上,我們先后測試了問界M5車上4個座位在饋電工況全功率輸出狀態下的電磁輻射強度。
從測試結果來看可以看到,問界M5右后座的磁場輻射最高。這項測試完全就是順應很多消費者要求而設立的。迄今為止,我們沒有檢測到一款車的電磁輻射能超過國家以及世衛組織標準。所以這項測試只有兩項作用,第一是純粹為了滿足消費者好奇心,第二就是消除部分消費者尤其是孕婦家庭對于電動車的恐懼。
寫在最后:
問界M5雖然打動不了波哥我,但從數據上看,好歹算是一款好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