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車·搜狐新車
作者 | 林利園
編輯 | 馬良
(資料圖)
“設計未來可持續出行是一項令人心潮澎湃的任務”,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博士(Dr. Jü rgen Unser)如此說道。
汽車工業的發展確實給人類社會帶來了諸多的便利性,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環境問題。往往消費者們會更加關注汽車產品的設計感,因此忽略掉產品本身的環保意義,越來越多的汽車主機廠也在竭盡全力的推廣“年輕化”、“高顏值”設計主題。然而在汽車設計的下一個階段,“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新的風向標,會是所有設計師們繞不開的設計命題。
日前,2022設計中國北京一場為“以設計驅動可持續未來”主題的可持續設計峰會在京啟幕,奧迪以獨家合作伙伴身份連續第三年亮相設計中國北京,在奧迪切身參與峰會的背后,也彰顯了奧迪探索可持續出行的決心。
▌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能源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呼喚,不管你相信與否,全球氣候變暖是不爭的事實。但問題仍然存在,作為一個獨立的產品設計師,我們是否有意識的去保護地球,為可持續發展事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可持續設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超越產品本身,優化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每種產品的生命周期大概分為四個階段:生產、運輸、使用、處置。每個階段都給我們了避免浪費、減少能源消耗的機會。所以,當設計產品需要考慮到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在每個階段都得為可持續做考慮。
奧迪中國研發部執行副總裁邁克爾·霍夫曼(Michael Hofmann)
奧迪中國研發部執行副總裁邁克爾·霍夫曼(Michael Hofmann)在峰會上表示:“四環品牌正在切實地‘設計未來可持續出行’,奧迪不僅打造美學外觀與駕乘樂趣兼備的汽車,更將可持續理念貫穿其中。”
如今,奧迪已經在越來越多的零部件中使用回收材料,這些材料均由回收零件加工而成。一汽-大眾佛山生產基地當前已經安裝了42萬平方米的光伏發電系統,為佛山工廠提供了 3.3萬兆瓦時的可再生能源,每年可減少1.7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工廠廢水采用國際領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出水廣泛應用于綠化、清潔,經深度處理后甚至可以再用于車間生產,全廠中水回用率達到70%以上。
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園區圖
當前奧迪也在針對其他工廠進行“低碳”改造,并為新建工廠率先貼上“低碳”標簽,以位于長春的PPE電動車工廠為例,該工廠已于年初開工,總投資300億元,計劃于2024年底投產,該工廠不僅將百分之百生產純電動車,在生產過程中,該工廠也將遵循“低碳”生產。
▌綠色環保材料的應用
奧迪將“可持續”涵蓋于產品全生命周期。霍夫曼介紹,奧迪在生產每輛車時,都采用了鋼、鋁等多種金屬、塑料、電子和玻璃材料。雖然多數材料早已實現充分回收再利用,但仍有一些材料常常只能降級回收。因此,奧迪希望能建立更多材料回收閉環,最大化提高資源利用率。
作為奧迪電動化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奧迪 Q4 e-tron,是對設計中國北京“”以設計塑造可持續未來“”的有力證明。
奧迪 Q4 e-tron則有27個部件由工業生產廢料等再生材料制成,這些塑料部件在汽車全生命周期內滿足嚴格的耐熱性、尺寸穩定性和質量要求。
外觀方面,再生材料也用于對機械精度要求極高的部件,諸如總成支架、大燈或保險杠外殼的連接部件等。此外,大燈支架、輪拱內襯、擋泥板罩、地臺裝飾件和車輪擾流板也都由再生材料制成。
奧迪 Q4 e-tron
奧迪Q4 e-tron內飾部分,再生材料主要用于絕緣和濾震材料。除此之外,許多肉眼可見的配置中也都含有再生材料,例如地臺墊和行李廂內襯部件等。
對奧迪而言,高端的汽車設計不止于目之所及的表象,不僅包括外觀,也包括觸手可及的材料。在奧迪e-tron GT車型上,奧迪使用了豐富的內飾材料,這些材料并不是皮革,但仍然能滿足用戶對高端車型考究內飾的需求。奧迪e-tron GT的地毯和腳墊由100%再生尼龍纖維組成的Econyl材料制成,而這些纖維來自生產廢料、紡織物、地毯廢料或舊漁網。
運動型plus座椅可選配黑色無皮革設計套件,或組合采用人造革與Kaskade紡織材料、或采用人造革與Dinamica超細纖維制成的混合材料。無論哪種組合形式,該椅套都主要由提取自PET瓶、紡織品或纖維殘余物的聚酯纖維等材料制成,生產一個Kaskade椅套大約使用119個PET瓶。
▌以可持續設計探索未來出行
可持續設計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與支持,電氣化與數字化是當今對汽車進行重新定義的基本出發點。以全新“sphere三部曲”概念車為例,奧迪將自動駕駛的愿景、煥新的內飾設計和無縫銜接的數字生態系統融為一體,不僅體現了全局思維,也充分證明了以客戶需求為本的造車決心。
奧迪中國設計中心總監歐德玟(Eduard Ollefers)
奧迪中國設計中心總監歐德玟(Eduard Ollefers)表示:“‘sphere三部曲’體現了奧迪‘由內而外’的全新設計理念:這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再創造設計理念。奧迪堅持設計以客戶為本,為客戶創造美好生活。這是汽車設計理念的轉變,”
關于可持續設計,奧迪全新“sphere三部曲”概念車不僅反映了奧迪的未來出行愿景,更踐行了奧迪可持續的設計理念。
奧迪中國2023年的在華銷量目標為100萬輛,到2025年,奧迪預計推出30余款電動化車型,其中約25款將是純電動車型,電動車型銷量將占總銷售份額的三分之一。
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馮愛思(Esther Francis)
未來,在“奧迪中國進取2030戰略”的助力下,一汽奧迪將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逐步完善產品矩陣,為中國用戶帶來更多的純電產品,重塑高端可持續出行方式和體驗。
▌寫在最后:
設計長期處于主導我們文化的兩個極端:一個是技術與工業的實現,正如霍夫曼所說:奧迪不僅打造美學外觀與駕乘樂趣兼備的汽車,更將可持續理念貫穿其中。不論是生產、技術、還是設計,可持續已然成為了奧迪設計的核心。
另一個是以人為尺度的生產和社會的烏托邦理想。奧迪始終貫徹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從奧迪Q4 e-tron、奧迪e-tron GT、“sphere三部曲”概念車等車型可以看出,從設計到銷售,從服務到售后,用戶參與到每一個環節中。
因此,奧迪“可持續設計”正在通過全新的設計表意系統,傳遞給用戶嶄新的環保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