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王一
曾經風光一時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最近頻繁爆雷。
在威馬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暉12億天價薪酬登上熱搜后,近日,有消息稱威馬汽車從10月開始實行新的財務政策,其員工工資將按照7折發放,管理層工資按照5折發放,以期能度過資本寒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報道稱,威馬汽車此前年終獎約為3.5-3.7個月的工資,會上下浮動,占員工全年收入的30%。此次調整后,不但年終獎取消,13薪也被延后至今年6月發放。對此,汽勢Auto-First向威馬相關人士進行了解,對方表示“具體不是很清楚”。
據汽勢Auto-First了解,威馬自今年開始已大幅削減研發及營銷投入。成立至今,威馬歷經12次融資,自身累計融資額超過350億元,截至目前,威馬汽車在IPO進程中一波三折,遲遲未能實現上市。按此發展,10月份遞交港股申請后,11月或將成為威馬汽車的關鍵時刻。
招股書資料顯示,威馬汽車在2019年至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17.62 億元、26.72 億元以及 47.43 億元 ; 毛利率分別為-58.3%、-43.5%和-41.1%。虧損分別為-41.45億元、-50.83億元、-82.0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過170億元。
銷量表現上,2019年至2021年三年期間累計交付新車8.34萬輛,今年1-8月份,威馬汽車累計交付量2.91萬輛,同比增長41%。即便如此,威馬汽車與蔚小理、哪吒、零跑等品牌銷量依舊存在差距。
今年上半年蔚來、理想、小鵬新車累計交付分別為5.08萬輛、6.04萬輛、6.9萬輛,零跑汽車和哪吒汽車分別交付5.19萬輛和6.31萬輛。與上述造車新勢力品牌相比,威馬汽車的銷量已明顯滯后,品牌在市場上的存在感并不強。
據汽勢Auto-First了解,新勢力品牌銷量這一標尺已不再是衡量車企能否順利過冬的標準。據各大新勢力品牌的財報顯示,基本上是買一輛虧一輛的狀態:蔚來平均賠近10.2萬元;小鵬賠7.87萬元;理想賠約2.23萬元。再加上原材料上漲、電池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能否在短時間內實現盈利和自我造血,才是造車新勢力能否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威馬汽車曾與“蔚小理”并稱為新勢力造車“四小龍”,如今威馬汽車不論是銷量還是上市進度,均與“蔚小理”新勢力品牌相去甚遠,與此同時,零跑汽車已率先登陸港交所,這是繼“蔚小理”登陸港交所之后的第四家新勢力車企,威馬能否如愿實現IPO,從目前來看尚存不確定性。
從零跑汽車赴港上市表現來看,如今資本市場對新勢力品牌的投資熱度更加審慎。零跑汽車剛剛完成赴港上市不久,其表現也讓人大跌眼鏡,開盤當日股價暴跌33.54%,如今股價已從48港元跌至目前的18港元,股價降幅超過60%。同時小鵬汽車、蔚來、理想等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同樣面臨羸弱走勢。
不論是零跑的股價下挫,還是小鵬汽車的全面架構調整,當前新勢力品牌正在改變自身的盈利模式,提振外部對企業的信心,尤其是哪吒、威馬等尚未實現IPO的車企品牌或感受頗深。
威馬汽車被曝出“高管降薪50%”,其表現出來的是企業改善經營狀態的決心。在汽勢Auto-First看來,現階段的威馬汽車,順利實現赴港上市為下一步的發展盡快籌到資金,才是眼下最重要卻最有困難的事。(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