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因海外上市后幾遭質量問題召回,在國內延期的一汽豐田bZ4X終于迎來上市,同時帶來第二款電動化車型bZ3,并拉上比亞迪背書,但在日系品牌電動化整體出師不利的陰影下,一汽豐田電動化破局將面臨重重挑戰。
bZ3發布、bZ4X上市
10月25日,中車網從一汽豐田官方了解到,一汽豐田bZ4X將于今日正式上市,相對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bZ4X的上市顯得有些姍姍來遲。此前,與bZ4X同期開始預售、盲訂的還有本田的e:NS1和e:NP1以及日產的ARIYA艾睿雅,現已均在bZ4X之前上市。
【資料圖】
今年4月份,一汽豐田bZ4X開啟預售,共推出5款車型,補貼后預售價區間22萬-30萬元。官方表示,“一汽豐田bZ4X誕生于e-TNGA架構,在研發、技術、品質等方面,集合了豐田純電出行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一汽豐田bZ4X的到來,將推動一汽豐田的電動化新進程。”
雖然在主流日系品牌中,一汽豐田bZ4X上市最晚,不過,10月24日,豐田宣布 bZ3 也正式上線,并表示該車將于今日亮相。從豐田在華的表現來看,顯而易見地開始在加快國內的電動化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bZ3 是由豐田、比亞迪、一汽豐田三方聯合研發的車型,作為豐田BZ系列的第二款車型,也是系列的首款純電轎車,將搭載比亞迪旗下弗迪動力提供的驅動電機與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產品,以此得到比亞迪的背書。
對于一汽豐田而言,今年以來市場表現并不樂觀。遭遇疫情嚴重影響的背景下,一汽豐田主銷車型增長停滯,銷量出現一定下滑,支柱車型卡羅拉今年銷量18.1萬輛,同比下降25.6%,總銷量方面也被一直以來力壓一頭的廣汽豐田反超。
乘聯會9月零售數據顯示,一汽豐田9月達7.1萬輛,同比增長35%,但整體上,一汽豐田今1-9月累銷58萬輛,同比下滑1.6%,表現仍未回正,難達百萬目標。同期,廣汽豐田單月銷量達8.4萬輛,同比增長68%,1-9月累銷70.3萬輛,同比增長16.7%。
一方面,一汽豐田的銷量下滑存在疫情導致減產等客觀因素,另一方面,從市場格局來看,在新能源的沖擊下,燃油車市場份額正在下滑,對于當前仍以燃油車為主的一汽豐田而言,并非銷量增長的有利條件。
此前,乘聯會方面多次強調,“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強烈差異化的特征,實現新能源車對燃油車市場的部分替代效應。”其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燃油車銷量同比下降23%左右,上半年同比銷量減少200多萬輛。
日系品牌出師不利
從豐田開始加快在華的轉型節奏來看,顯然,其也終于認識到新能源的重要增量。事實上,今年是日系在華的電動化元年,但整體來看,電動產品的表現普遍難言順利。豐田的bZ4X上市意外頻出,廣汽豐田方面曾計劃于6月舉辦bZ4X上市發布會,但該車型在日本、美國等市場因質量問題先后發生召回計劃,國內上市計劃緊急叫停,延期到10月上市。
東風日產的ARIYA艾睿雅于9月底上市,暫未有進一步表現。不過,定價過高已遭到部分業內媒體看衰。其官方公布售價為27.28萬~34.28萬元,與大眾ID.4和大眾ID.6以及自主品牌的AION LX、問界M5 EV、飛凡R7等車型在同一售價區間,面臨較大競爭壓力。
有關定價方面,有媒體人曾透露,在與東風日產中方高層交流時,中方沒有話語權。
本田在華首款純電產品e:NS1和e:NP1,定價區間在20萬以內,上市發售半年,至今累計銷量分別為2135輛和1279輛。另外,三菱的阿圖柯AIRTREK表現同樣,累銷尚不足千輛。豐田旗下豪華品牌雷克薩斯首款純電車型雷克薩斯RZ在今年4月亮相后,正式上市日期至今仍未確定。
作為對比,同為合資品牌的大眾ID.家族表現要遠勝本田的電動車家族,2021年3月底,大眾汽車在中國開始正式交付兩款國產ID.4車型,1個月后上新ID.6,國產僅半年的大眾品牌ID.家族純電SUV,月銷量連續破萬。
開局不利的背景下,目前,日系電動車已經采取以價換量的手段,針對ARIYA艾睿雅,東風日產推出限時2萬~3萬元的現金購車補貼;廣汽豐田bZ4X售價相比預售降價1.02-2.02萬元、本田e:N系列同樣給出了訂金抵扣尾款活動,加上終端優惠,降價幅度在3萬元以上。
bZ家族破局挑戰重重
從現階段的新能源市場競爭格局來看,日系品牌破局面臨重重挑戰,鑒于合資電動車整體車型布局并不完備,日系電動車更多仍將直面自主品牌以及新勢力。在自主品牌以及新勢力在部分細分市場已經樹立起市場標桿的背景下,日系電動車競爭壓力大增。如廣汽埃安AION S、AION Y,比亞迪海豹、比亞迪·漢等車型已經走到各自細分市場的排名前列甚至第一。
最新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到31.8%,較2021年9月21.1%的滲透率提升11%。其中,9月份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經攀升至55.2%,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為4.2%,差距被進一步擴大,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知名度再次升級。
某頭部自主新能源品牌中從事戰略規劃的人士對中車網表示,在其看來,日系的這一輪電動車集結暫時難以對現有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造成沖擊,究其原因在于,日系品牌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擁抱電動化,安全獨立按照智能純電車型的要求去開發產品、搶占市場,方向還沒有完成形成。
事實上,從豐田bZ4X上市過程中的意外頻出也不難佐證這一觀點。但可以看到的是,在上市延期后,作為目前國內主流日系車型中,最后上新電動化的產品的一汽豐田,連上兩款新車,還是已經表現出對電動化的急迫,甚至另辟蹊徑,意圖拉來在國內廣有口碑的比亞迪合作,為其增添部分籌碼。
然而,一汽豐田破局之路并不樂觀。GlobalData大中華區預測總監曾志凌對中車網表示,一汽豐田想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上破局還是較為困難,參考歐洲車企,起步更早,投入更大,但除特斯拉以外,其余品牌至今在國內市場仍然缺乏存在感。同時,曾志凌指出,更大的挑戰在于,根據調研,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對日系考慮程度較低,有產品也并不一定能跟上國內市場的節奏。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則對此表示,依靠設計等方面優勢,一汽豐田仍有機會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打開局面。而一汽豐田內部人士對中車網表示,有關一汽豐田應對當前國內的新能源市場競爭的相關舉措,在bZ4X的官方上市發布會上都會有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