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財聯社時評:國內新能源產業要正視“鋰業OPEC”的挑戰
【財聯社時評:國內新能源產業要正視“鋰業OPEC”的挑戰】財聯社10月26日電,日前有消息稱,由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組成的“鋰三角”正在考慮建立“鋰業OPEC”,以聯合制定鋰的銷售價格。特別是三國外長還表示,全球最大的鋰礦生產國澳大利亞也可能會同意“價格協同”的想法。所謂的“鋰業OPEC”構想,其實早在2011年就已經提出。之所以綿延未決,在于幾個倡議國之間分歧較大,且當時鋰電材料并沒有這兩年的火爆行情。“鋰業OPEC”的概念再度被重視無疑釋放出了明確的信號,那就是在新能源車的產業大浪潮中,資源輸出國必然也有通過控制上游供給來分一杯羹的沖動。筆者認為,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是有關方面必須考慮的問題。盡管“鋰業OPEC”尚未成型,且南美三國鋰自愿大多是鹽湖提鋰為主,還不能改變澳大利亞礦石鋰占主流的供應格局,但這依然值得未雨綢繆,做好相應準備。(評論員 彭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