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汽車科技,帶你深度了解汽車產業趨勢和變革浪潮
(喜歡聽朱校長深侃的朋友請戳首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五年前,美股投資者有時會感嘆缺乏投資自動駕駛的機會,這個革命性的賽道只有風險投資者在驅動,但這個機會在2020-2021 年的 SPAC 和 IPO 熱潮時到來了。普通投資者可以在納斯達克購買與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企業,很多初創企業IPO上市時的估值超過 500 億美元。
可惜好景不長,隨之而來的不是借助資本的力量欣欣向榮,而是迎來極其殘酷的冬天:股價腰斬,甚至干脆腳踝斬。全球的投資者對于自動駕駛領域的熱愛并沒有持續多久。
根據Crunchbase 對 14 家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相關技術的公司的追蹤,過去幾年上市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在上市后的平均跌幅超過 80%。
表現最差的企業,自動駕駛卡車開發商Embark和激光雷達技術公司Velodyne Lidar和Quanergy,下跌超過 95% 以上。
這到底是為什么?自動駕駛企業還有翻盤的機會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Part 1
自動駕駛概念股大幅下跌的宏觀原因
● 美國貨幣政策帶來的宏觀影響
首先,從大環境來看,在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超預期、美國經濟前景低迷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美股本輪下跌幅度就很驚人。
美聯儲今年以來進行5次加息,其累計加息幅度已經高達300個基點。道瓊斯工業指數年內跌幅已經在20%以上,納斯達克指數全年跌幅更為明顯,今年以來跌了30%以上;標普500指數年內跌幅也達到了22.5%。
通常來說,股市指數短期下跌超20%即被界定為“熊”市。對比而言,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以及標普500指數的年內跌幅分別是33.84%、40.54%和38.49%
● 自動駕駛與汽車領域的聯動回調
再說回到今年汽車領域的市場表現,特斯拉等領頭羊的股票也出現了大幅度的回調。
我們可以看到,全球汽車市場企業股票最少的回調幅度都有30%以上,傳統汽車企業由于業務的穩定性,跌幅最高在50%,而特斯拉也有近50%的回調,當這和Elon Musk購買推特拋售股票有關系。而中國的新勢力和美國的新勢力,都有非常大的幅度的下降,除了理想以外,都有80%以上的回調。
汽車領域的投資熱情,在2022年的美股熊市下,被燃燒殆盡。
因此,自動駕駛和汽車領域的高相關性,也確實讓這種下跌有了一些聯動效應。
Part 2
自動駕駛公司的微觀原因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自身并不盈利,這可能是影響股價表現的直接因素。
一直以來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的股票與利潤并不是直接掛鉤的,而是大家對于新技術的發展的向往。自動駕駛行業,從來不是押注于當前的收益,而是押注在未來大規模技術轉變的潛力。如果我們看看名單上表現最差的股票的估值,投資者似乎大多已經放棄了。
●Embark
以Embark 為例,這家公司為自動駕駛卡車提供動力的軟件,總部位于舊金山的公司,在 11 月通過 SPAC 合并上市時估值約為 52 億美元,之前已經籌集了超過 1.17 億美元的資金,另外還籌集了 6.14 億美元的IPO資金,但首次亮相僅一年后,Embark 的估值就低于其上個季度末的現金儲備。股價較首發價下跌了 97%。一年前為什么要給它52億美金的定價,對于還沒有收入的 Embark 來說,大部分投資者失去了耐心和信心。
● Aurora
從Waymo出來的技術大牛Chris Urmson創辦的Aurora ,正在考慮出售優質資產如旗下激光雷達業務,或將公司整體打包出售給蘋果、微軟或其他潛在的第一梯隊汽車公司。Aurora 已經燒掉了大約 2.3 億美元的現金,其股價也已經從最高降幅超 90%。
● Waymo
行業領頭羊的Waymo的命途似乎是整個行業的一個縮影。
谷歌在 2015 年 9 月任命 John Krafcik為自動駕駛汽車項目 CEO,加快商業化進程,隨后主導了 2016 年 Waymo 從的獨立。
2015 年時Waymo 前身估值僅有 85 億美元;但兩年后的 2017 年,摩根斯坦利對 Waymo 給出的估值達到 700 億美元;2018 年,估值更是暴漲到 1750 億美元,相當于 1/4 個谷歌。
拆分來看,Waymo的業務主要有以下幾塊:
◎ 自動駕駛出租車,800 億美元;
◎ 物流/快遞服務,900 億美元;
◎ 軟件和技術授權,70 億美元;
這幾乎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泡沫的頂點。
有 Waymo 的示范效應在先,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公司涌現,行業進入了第一波高潮期。科技公司如 Uber、百度等也紛紛加入自動駕駛研發的陣營;通用、福特、豐田等傳統汽車廠商,也通過投資迅速切入自動駕駛賽道,2016 年通用汽車以 10 億美元并購 Cruise,2017 年,福特汽車向 Argo 投資 10 億美元。
隨后Waymo 在商業化過程中接連受挫。2018 年底,Waymo 開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試點 Robotaxi 業務,但一直沒有形成穩定的發展,無法大規模復制。目前Robotaxi 業務,僅在鳳凰城的東谷、鳳凰城市中心以及舊金山三地向公眾提供出行服務。
自動駕駛從風口進入寒冬。Uber、沃爾沃、通用、福特、特斯拉等主要玩家,都推遲了自己的商業化落地計劃。2020 年 12 月,Uber 更是將自動駕駛技術部門 Uber ATG,以 40 億美元出售給了同行 Aurora Innovation;Lyft 也以 5.5 億美元,將自動駕駛部門轉賣給了豐田子公司 Woven Planet。
小結:這次公開市場上下跌,更像是一場奪路而逃的比賽。隨著自動駕駛領域開始逐步冷卻,這個領域的投資價值該如何評估,我們在深侃自動駕駛節目里面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