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百姓出行頻率相對減少,與之相對應的是車輛使用頻率的降低,對于汽車后市場而言,汽車保養和維修的需求也隨之下降。所幸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熱銷,市場滲透率屢創新高,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的利潤增長點也正在逐步顯現,為汽車后市場未來發展提供了有待深挖的“富礦”。
在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伙人鄭赟看來,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尤其是洗美、傳統維保、輪胎、鈑金、三電等業務的需求在未來幾年一定會快速崛起,這幾項業務將是新能源汽車維保的重要價值支柱。
新型鈑噴中心爭相涌現
“展望2022~2030年的中國新能源市場,我們預測,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35%,2030年將達到68%。2025~2027年之間,燃油車保有量達到峰值,此后會逐步下滑,聚焦售后業務的同行需要提前2~3年做準備。”鄭赟說。
燃油車的維保價值為100%,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高速增長將帶來輪胎、減振器等的損耗會更高,價格會有上浮;三電系統和冷卻液價格也會上浮,售后產值可能升高。但相應的,傳統內燃機零部件與油液的維護需求消失,會導致電動車的維保價值將降低36%。
他預測,洗美、傳統維保、輪胎、鈑金、三電等業務的需求在未來幾年一定會快速崛起,這幾項業務是新能源維保的重要價值支柱。
正如鄭赟所說,記者注意到已經有不少企業在以上領域開始布局。特斯拉就是較早開始布局鈑噴業務的廠家之一。根據報道,截至8月特斯拉已在中國開設22家直營鈑噴中心,覆蓋19座城市,同時授權159家鈑噴中心,覆蓋113座城市。
除廠家外,汽車經銷商也不甘落后,中升集團首家鈑噴體驗中心于今年7月在大連虹港路汽車城開業。社會獨立維修領域,同樣不乏企業看好集中鈑噴模式的,新創企業青椒鈑噴于今年在長沙、常德、郴州、懷化、永州等地開業。青椒鈑噴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青椒鈑噴中心采用“吸附+脫附+催化燃燒”VOCs綜合治理方式,鈑金車間采用中央焊煙收集系統,油漆車間設置中央集塵系統及采用全密閉房體、負壓收集方式,遵循“應收盡收”原則,實現無塵化作業,能夠最大程度地處理汽修系統中產生的有機性揮發物及顆粒粉塵的排放;且脫附效率高,運維成本低,完全符合目前國家及地方環保政策標準要求。
記者在青椒鈑噴車間看到,企業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I智能系統,能夠運營定位技術和大數據引擎算法,實現實時監控、實時互聯,能夠跟蹤各工位進度并提醒施工人員對工作進度進行調整,科學排產。
青椒鈑噴集中化流水線作業可以按作業工時合理劃定不同流水線的派工車型,大大降低生產損耗/成本,生產效率可提升約20%~30%。
據介紹,得益于工藝技術革新和執行先進的行業技術工藝質量標準,青椒鈑噴在保證施工品質的基礎上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可節省約30%的作業時長。采用先進的IRT的紅外線烤燈設備,反射率高于97%,整車烘烤只需約3~15分鐘,相較傳統烘烤工藝,效能提升80%以上。
輪胎及三電業務值得關注
有研究指出,新能源汽車起步加速能力優于燃油車,但其車身重量往往也高于同款燃油車,導致其輪胎承受更多壓力,會降低輪胎使用壽命。車身重量的增大,還會直接影響到輪胎的損耗和剎車距離。鄭赟認為,客戶對輪胎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將帶動新的市場需求。
途虎養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由于新能源汽車自重較重等新特性,輪胎更易磨損且對靜音降噪的要求更高。為此,途虎養車已推出新能源汽車適配靜音降噪等多款高性能輪胎,以滿足車主個性化需求。另外,途虎養車還獨家上線TüV萊茵認證輪胎,車主只要認準“德國萊茵TüV權威認證”標識,就可以一鍵將TüV萊茵獲證輪胎加入購物清單、預約免費到店安裝。與此同時,消費者購買任意一款輪胎產品,即可以免費領取“三年輪胎險”等保障服務,在保障期內發生爆胎、鼓包等現象,將由途虎養車協調保險公司理賠。
“新能源汽車時代,售后服務的維修門店數量,將從當下的將近60萬家下降到40萬~45萬家。”鄭赟說。“對于主機廠、零部件供應商和售后服務商來說,未來誰能較好地以電池資源為核心運營點,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的最大區別在于少了發動機和變速器,多了電機、電控和電池。在鄭赟看來,電池原裝配件售后服務服務商、連鎖型修配一體化平臺、新O2O的電商平臺、獨立維修廠和主機廠4S店等渠道,未來都會具備提供三電維保的能力。
在渠道端,主機廠在新能源售后中將起到主要作用。在新事物出現的過程中,車主一定更傾向于主機廠渠道,主機廠也深刻認識到用戶的運營、電商的代理、會員體系的建設,是他們在乘用車微增長時代中最為重要,也最需要依賴的差異化優勢所在。
隨著維修連鎖及相應的主機廠合作參與新能源售后和服務,整合的趨勢會加速,行業頭部玩家會大力向下沉市場擴張,在門店運營層面做得更規范和標準,同時也進行整合。在商業模式上,電動車主機廠通過自建或與現有平臺的合作,也在快速覆蓋后市場。
據了解,目前途虎養車業務已覆蓋新能源汽車養護的諸多環節,包括與車輛相關的輪胎、美容、改裝、檢測、保養等項目和與三電系統相關的動力電池檢測、動力電池專修和充電樁維修等項目,為新能源車主提供線上預約+線下安裝的智慧養車體驗。
在動力電池方面,途虎養車已經與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蜂巢等多家動力電池供應商達成長期穩定合作關系,上線動力電池檢測和動力電池專修等業務。
“油電兼修”成后市場布局方向
福建常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區總經理李楊也認為,電池維修將是后市場風口,目前已有很多企業相繼進入。電池維修應被看作是小型后市場業態中心,集合了檢測、維修,回收、零配件交易等服務,這些服務所需的應用場景不是一家企業就能玩得轉的,必須多方配合才能打造生態鏈閉環。
李楊指出,三電維修有四個核心問題需要解決,即人才、授權、零部件、客源。電池的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快,目前人才缺口也很大,社會培訓機構正在努力幫助行業補短板。授權方面,目前電池廠家大量出貨,售后服務跟不上社會需求,因此只要軟硬件達到廠家的要求,目前比較容易拿到授權。零部件問題是重中之重,電池配件只能來源于拆車件(回收-梯次利用),難以形成標準化,所以傳統維修企業目前難以涉足。客源方面,新能源汽車電子化程度高,其獲客方式完全可以跟傳統燃油車不一樣。首先新能源可以真正做到遠程診斷,其次企業對客戶的私域管理會更加強大。
據悉,常岳新能源旗下的車數萬維基于與國家大數據中心的合作,擁有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可以做到車在路上跑,一旦出現故障數據就會被后臺發現并分析,或者電池出現問題之前就提前預警,然后再向維修廠做客源引流。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新能源汽車目前保有量仍然不高,同時電動汽車并不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形式,因此維修企業不應該All in電動汽車售后。
李楊指出,市面上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車是營運車輛,頻繁使用快充更容易引發電池問題,因此維修商機存在于B端市場。C端市場并不是維修企業布局的重點領域。
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途虎養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基于10余年汽車后市場數字化運營經驗,在避免重復投資和過度投資、尊重產業發展規律的大前提下,途虎養車體系內近4300多家工場店將加速轉型升級,利用現有工場店的條件適當改造新能源工位,推進新能源汽車+傳統燃油車的“油電兼修”模式,讓傳統工場店承接更多新能源汽車維保、動力電池維修和充電樁維修等業務。已經有多家“油電兼修”門店獲得新能源主機廠授權,能夠向車主提供符合4S店標準的原廠服務。
上述途虎養車負責人透露,針對當前行業普遍面臨的新能源創新型人才缺口,途虎養車已參與到新能源職業教育中,與上海博世汽車職業技術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新能源汽車班,共同開發新能源汽車課程,培養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