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蔚來的日子不好過,位于合肥的兩座工廠相繼停產,目前旗下車型的交付進度普遍延緩。
據36氪報道,10月中旬以來蔚來的生產開始面臨挑戰。為配合防疫,江淮蔚來F1工廠原計劃封閉3-5天,隨著封控時間延長,整體生產和交付節奏都受到了較大影響。
(資料圖)
蔚來在合肥經開區的汽車產業園Neo Park近期同樣處于封閉管控,F2工廠的整車生產線也暫停運轉。據麻辣車評報道,蔚來相關負責人回復稱消息屬實,會影響生產和交付進度。
蔚來發布的交付情況中顯示,10月生產基地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部分用戶交付時間延后。
從股價來看,目前港股單股78.8 ,較高峰時期的193.5,跌去接近6成。
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蔚來股價跌幅主要由于近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急速放緩,并對2023年展望的憂慮;由特斯拉最近減價可看到市場競爭惡化;全球加息環境下,意味著折讓率相比以往更高及估值倍數更低。
蔚來選擇把車賣到歐洲。
從蔚來發布的財報中顯示,蔚來的營收有所上升,但依舊改變不了虧損的現狀,李斌也把目光放在了歐洲市場,選擇試水“BBA”的大本營,在德國,蔚來也采用了歐洲人習慣的“訂閱”制租車服務,并不賣車。
另據天眼查查詢,蔚來電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 20 億人民幣,由蔚來控股有限公司 100% 持股。
近幾年動作頻頻的蔚來,這回究竟是紙上談兵,火熱造勢,還是動真格了呢?蔚來目前的困境能靠出海解決嗎?只租不賣的模式對蔚來來說,又有何利弊?
一 蔚來陷入困局,出海謀求出路與機會?
9月,蔚來公布了2022年二季度財報,財報的內容也顯示出了目前蔚來所面臨的困局。
整個二季度,蔚來一共賣出了2.5輛車,總計營收107億,但車輛毛利僅15.9億,相比較于一季度的16.8億以及去年四季度的19.2億呈現出一個直線下降的趨勢,而蔚來的整體虧損也來到了27.5億元,持續的虧損,讓蔚來的日子并不好過。
從銷量上來看,蔚來的2.5萬輛也要低于理想的2.9萬輛以及小鵬的3.4萬輛。
蔚小理都在二季度完成了車輛的迭代,盡管小鵬G9并沒有像理想L9和蔚來ET7,ET5那樣在市場上頗具聲量,但從銷售數據上來看,顯然小鵬交出了一份更令人滿意的答卷。
國內市場差強人意的表現,也讓蔚來產生了出海的念頭。
2022年10月8日,蔚來在柏林舉辦了自己的發布會,也宣布蔚來會在德國,瑞典,丹麥,柏林正式上市自己旗下的ET7,ET5和EL7等三款車型,也標志著蔚來進入歐洲市場,開拓海外市場的第一步。
而選擇德國,一個老牌汽車制造國的目的,也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與寶馬,奧迪,奔馳等品牌對標,用以標定自己的產品定位。
隨著碳中和的目標,歐洲市場也需要新能源車來實現“降碳”,這也是給了眾多新能源品牌一個發展的機遇。
而蔚來CEO李斌在發布會上表示:“如果特斯拉不在產品和服務上提升,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
言下之意表明,蔚來相比較于特斯拉,建立起的用戶服務生態也是蔚來相比較于特斯拉的核心競爭優勢之一。在國內,蔚來便是建立起“NIO”生態,深度綁定用戶群體,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蔚來在海外的另一競爭優勢便是換電,但目前,剛剛出海的蔚來也并沒有在歐洲建立起換電站,今后能夠在海外完成換電站的建設,相比較與特斯拉以及傳統廠商試水新能源車,也會成為一大優勢。
目前在國內市場,專注換電的也僅蔚來一家,通過換電,也能夠解決在長途路段上,新能源車的里程焦慮,通過快速更換電池獲得和油車補油一樣的高效體驗。
而在出海模式上,蔚來也是做出了全新的選擇。
二 采用訂閱模式,蔚來選擇“出租”
汽車“訂閱”,在國內似乎是一個讓人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消費方式。但實際上,訂閱制的消費模式在歐洲的汽車消費市場上,并不新鮮。
訂閱制,相比于購買制給了用戶更多的自由,用戶可以訂閱的期限從一個月到六十個月不等,采取訂閱模式,用戶可以獲得了和購買一樣的全套服務,包括保險,換電,汽車保養,蔚來社區等等服務。
汽車,相比較于手機等消費電子類的產品,其更換周期大多較長。根據太平洋汽車網統計,一般家庭用車使用六年為最佳更換周期,此時舊車的二手出售價值也最為劃算。
而普通家庭對于一輛車的使用可能會超過六年。訂閱制,就像是用戶在訂閱期限內,只為自己使用的部分價值進行付費,而無需承擔額外的成本。
就像目前蘋果公司推出的“年年煥新”計劃,用戶在購買了這一款服務之后,便可以每年花費相對較低的金額,年年獲得最新款iPhone以及優先購買權,第二年舊手機便由官方回收,相當于在使用手機的一年內并不必花費全部手機的價格,從而消費者每年能獲得最新的手機體驗。
而對于廠商來說,這樣的訂閱模式能夠促進用戶的換車迭代,能夠提高用戶的使用率以及吸引更多的用戶來嘗試,來體驗新車,“從嘗鮮到常用”,靠使用體驗圈住用戶來提高廠商的用車普及率和新舊車的迭代換車率。
中國消費者覺得新鮮的汽車訂閱制服務,在歐洲,在德國并不是一件新鮮事。
根據德國杜伊斯堡汽車研究院的一份研究報告當中指出,到2030年,德國新車市場中將有100萬輛汽車采用訂閱制服務。其他一些調研公司則預測,2030年訂閱制汽車服務在德國新車銷售市場的滲透率會達到20%~40%。蔚來算是趕上了歐洲市場油電車換車的風口。
而此前,領克出海歐洲,選擇的也正是訂閱制服務,據天眼查數據統計,目前在歐洲已經有超過15萬人成為了領克的訂閱制客戶。
相比較于傳統租賃,訂閱制的突出優點,便是訂閱用戶可以享受和購買用戶相同的全套服務,其次,一輛新車對應一位訂閱用戶,讓用戶避免了租到舊車,問題車的體驗,能夠獲得全新的新車體驗。
蔚來表示,在歐洲市場初階段也不會投入過多的車,其希望通過提高歐洲市場的訂閱率,來提高運營效率。
初期較少的投入,給了蔚來較少的試錯成本,如果效果不理想還能夠及時的更正和退出,采用這樣靈活的方式,也是蔚來目前經營狀況窘境的一種側面體現。蔚來希望能夠用這樣的小成本來撬動一個大市場,從而扭虧為盈。
但蔚來除了需要開拓市場,想要穩住市場定位,還缺少一點核心優勢。
三 國產新能源巨頭,缺乏國際競爭力
在國內市場,蔚小理三家作為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新勢力此前憑借定位不同,也各有斬獲。
但在今年二季度,三家都開始逐步完善自己的產品矩陣布局,各家的核心競爭優勢便成為了能夠決定未來市場走向的重要指標。
例如理想,依舊采用了中大型SUV,增程式的定位,迭代了最新款的理想L9,其創始人在發布時更是直言:“可能是500萬以內最好的SUV”,理想注重于駕駛體驗,在L9后排采用了娛樂屏,給后排乘客提供了更好的用車體驗,同時,為了應對中低端市場崛起的問界,理想同樣也是發布了L8,更低的售價,換來更多的體驗,而未來在轎跑車型上,同樣也是有所定位。
選擇理想的用戶,大多看重舒適和增程,沒有里程焦慮。而選擇小鵬的用戶則更看重性價比,小鵬p7推出多年,依舊在20萬元檔位憑借性價比成為許多年輕人選擇新能源汽車的首選。
蔚來在今年推出ET7,宣稱帶來更好的輔助駕駛,和更好的用車體驗,但超50萬的售價也讓其在這個價位檔的競爭力稍顯不足,后續的ET5,在目前的銷量來看,要應對比亞迪海豹這樣的“叫好又叫座”的車型沖擊,也讓蔚來顯得有些艱難。其系統的一些bug也讓許多購車用戶“破防”。
蔚來相比較于其他品牌,其核心優勢便是換電,今年7月,蔚來也成功在西藏地區建起了換電站,但相比較于其他品牌也能隨時隨地找到充電站,目前蔚來在全國建成的換電站也僅1000座,覆蓋區域也以東部沿海地區為主,高速換電站也僅有256個,還未能覆蓋全國。
如果,蔚來的換電站能像加油站一樣,覆蓋范圍能包含每一座城市,這將成為蔚來的最大優勢,目前蔚來的虧損,除了研發的投入,也應該更多地促進換電站的建設,打響自己的獨特優勢。
而在出海上,則需要用更好的電池,續航,更強大的技術儲備和積累,才能在BBA和特斯拉面前站穩腳跟,蔚來出海,讓我們看到了一點國產新能源的未來。
參考數據:
數據來源:天眼查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章:
億歐網《虧了666億,蔚來太難了》
品玩《反攻BBA老家卻不為賣更多的車?蔚來要在歐洲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智駕網《蔚來出海為何只租不賣?》
36氪安徽的朋友們《蔚來在歐洲玩出“新花樣” 李斌:不干“賠本賺吆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