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閱讀前請點擊上面的“關注”二字,后續會為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相關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資料圖片)
電動車是相對實惠的交通工具,但目前主流的車型,價格都在3000~5000元左右,近期,有一位網友問:1500元左右的低價電動車,能不能買,擔心價格低,質量不可靠。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只有利潤空間,車輛也才能買得放心,借此機會,小行家就來分析一輛1500元左右電動車,出廠價多少?商家賣一輛能賺多少?從源頭看看,商家有沒有利潤,1500元電動車值不值得買。
制造一輛1500元電動車,出廠價要多少
電動車雖然整車有150個左右的零部件,但占比成本的主要是“車架、電機、蓄電池、控制器”,其中,成本配比一般為電池30%,電機20%,車架15%,控制器10%,其他的25%包括剎車、燈光、輪胎等,那么,我們可以通過量化的數據,來計算電動車制造成本。
由于現在買車,都會習慣性地優先選擇大品牌,我們就來算一輛大品牌的1500元左右電動車的成本,所以,我找到一款愛瑪MPV戰勝這款簡易電動車,車輛價格為1499元,該車配置350W電機,48V12AH鉛酸電池,6管控制器,車架凈重40公斤。
先來看占比較高的電池成本,愛瑪一般都是搭載天能、超威大品牌電池,48V12AH的電池,市場價格在500元左右,但考慮到合作一般都是以舊換新再加上大批量采購,價格可以控制在400元左右。
再來看電機,該車搭載的350W額定功率電機,是電動車中屬于比較小的,一般成本在300元左右,另外是控制器,該車是6管控制器,成本價格在60元左右。
最后再來看車架,整車雖然只有40公斤的車架,但愛瑪作為大品牌,考慮到安全性,采用結構鋼材質,成本會更高一些,大概是200元左右,另外,加上其他的燈光、剎車、輪胎等配置,成本在250元左右。
綜合以上的數據能夠看到,一輛1500元左右的愛瑪MPV戰勝,它的制造成本為400+300+60+200+250=1200元左右。
商家賣一輛能賺多少?
一輛電動車在保質保量,采用大品牌制造的基礎上,它的成本價格在1200元左右,而這個價格,一般不會是經銷商所能夠到手的價格,如果不是品牌直銷的話,生產廠商還會有10%到15%左右的毛利潤,那么,經銷商拿貨價格一般在1300元~1400元左右,商家賣一輛大品牌的低價車輛,往往只有100~200元左右的利潤。
那么,這個利潤高不高,對于電動車銷售來說,一輛車一兩百的利潤是可以接受,但絕對不是高的,正常銷售一輛3000~5000元的電動車,是有500~800元的利潤,因此,不少電動車商家,銷售這種低價車,只是作為“引流車”,而非依賴于它盈利。
1500元左右的電動車該怎么買,小行家給建議
最后在回頭開頭提到的正題,對于1500元左右的電動車值不值得買,應該怎么買,在關于值不值的問題上,小行家認為是值得買的。
以上面舉例的愛瑪MVP戰勝來說,雖然只有40公里的續航,但實際上,是可以滿足日常的上下班通勤,接娃、買菜等等短途的出行需求,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生活用車就是如此,是可以買的。
而對于怎么買,小行家覺得,越是低價格的車,就應該越認準品牌,一些品牌電動車生產這些利潤較低的車輛,目的就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產品線,以降低利潤來獲得更廣的下沉市場,實現“薄利多銷”,但是,如果選擇一些雜牌電動車,雖然1500元,可能買到電池容量更大,電機功率更高的高配電動車,但是,很容易采用低質的電池、電機,導致車輛耐用性不高。
當然,小行家也不是建議大家,只選擇雅迪、愛瑪這些一線大品牌,在大品牌中,1500元可選擇車型實在很小,我更建議大家選擇一些二線品牌,它們既沒有品牌溢價率,也沒有巨額的廣告營銷成本,二線品牌還會考慮到自己的品牌效應,生產質量也會有保障,另外,低價車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需要關注的就是核心零部件的品質,沒有必要過分追逐一線大品牌,對于預算不高的車主,選擇二線品牌的車輛,會更加劃算。
那么,對于1500元買電動車,您會怎么選?歡迎大家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