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特斯拉中國公司銷量為71704輛,環比下降13.7%,其中包括出口量54504輛。也就是說,特斯拉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只有17200輛。
雖然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車輛出口已成為常態,但中國市場的訂單壓力也是特斯拉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8月份,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產能得以提升,截至8月底,特斯拉的積壓訂單從之前的約50萬輛減少到41.4萬輛。馬斯克曾經很凡爾賽地表示:特斯拉最大的挑戰不是訂單,而是產能。就是說特斯拉的訂單量遠遠高出工廠產能。現在情況反過來了:工廠產能上來了,訂單卻跟不上了。特斯拉不得不想方設法提高訂單,9-10月份,特斯拉出現了店內入險優惠8000元等活動。
10月底,特斯拉突然推出全面降價活動,Model 3/Y兩款車最高可優惠3.7萬元,以此刺激終端用戶提升訂單量,沖擊第四季度銷量。這一次降價聲勢浩大,許多人認為國內新勢力品牌會被迫跟隨特斯拉降價,否則就會被特斯拉割走潛在用戶。
但實際情況是,只有問界、福特電馬推出了優惠活動,蔚小理這些主流新勢力車企紋絲未動,反而是特斯拉的老用戶,因為突然降價而發起了維權。特斯拉通過降價這一撒手锏獵殺國產新勢力截取訂單的目的似乎并沒有如愿以償。
11月8日,特斯拉限時補貼再次來襲,凡選擇購車+合作保險機構車險這一組合的,11月提車尾款減8000元,12月減4000元。在降價的基礎上,特斯拉再次優惠,為了年底前的訂單可謂是不遺余力。
連續的降價,能為特斯拉帶來多少訂單尚不可知,但國產電動車的崛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10月份,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高達21.8萬輛,其中純電動車達10.3萬輛,這無疑對特斯拉形成了碾壓之勢,未來全球汽車市場上,特斯拉與比亞迪必有一戰。
而問界、極氪等品牌銷量的不斷提升,也在讓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內卷,未來特斯拉面對的將是包括新舊勢力的各家車企,而不僅僅是比亞迪。而馬斯克現在最關注的,則是2022年四季度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