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3 日,埃安正式發布新一代純電平臺 AEP 3.0。據悉, AEP 3.0平臺將率先應用于 Hyper 系列車型,并在高端電動超跑領域 " 試試水 "。
(相關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從埃安提供的新聞資料中多處數據顯示,AEP 3.0平臺已超越特斯拉。
純電平臺作為電動車的賣點之一,已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重視。那么埃安3.0 平臺究竟有哪些升級?在行業水平當中實力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AEP3.0,究竟提升了什么?
在純電專屬平臺的加持下,現在的新能源車的確越做越好。但是在駕控這一塊,電動車依然停留在“夠快不夠爽”的階段。
埃安AEP 3.0的推出,是在埃安原有AEP 2.0大空間、長續航、高安全等領先優勢的基礎上,將重點放在了駕控樂趣的打造。
1、“主后驅”架構設計
埃安AEP 3.0 平臺是一個 " 主后驅 " 的架構設計,操控極限更高,當然也支持拓展四驅。埃安團隊特別開發了 AICS 智能底盤系統,可以根據輪速、轉角、油門、橫擺角速度等一系列參數,進行車輪輸出扭矩、制動力矩以及懸架剛度的調整,實現多系統動態匹配控制。
2、引入了X-pin 扁線技術
埃安官方資料顯示,AEP 3.0 首先引入了更強的電驅技術,融合了 X-pin 扁線技術、多模塊換擋系統,可以使得電機處于更高效的運轉區間,提升起步扭矩的同時,也降低了高速能耗。
3、0-100km/h加速1.9S
埃安對AEP 3.0 分享了幾組數據:埃安的 Hyper 系列車型,極速最高可達 300km/h;后驅單電機版 4.9 秒破百,四驅多電機可以達到 1.9 秒破百。
極速最高可達300km/h,這是99%的電動車都難實現的水平;后驅單電機版4.9秒、四驅多電機版1.9秒破百的水平是行業天花板,要知道Model 3平臺后驅版本加速為5.3秒,四驅版則為3.3秒,埃安憑借新平臺技術加速比特斯拉快了1秒多,這是非常大的差距。
如果只看數據,即使對比特斯拉model s plaid, Hyper 系列車型也不弱。
埃安AEP 3.0平臺更符合國內電動車需求
回看新能源汽車平臺的進階之路,多年前在政策推動下新能源車型開始普及,多數傳統車企選擇了“油改電”的方式切入市場。這么做的好處一是可以節省大筆研發費用,二是可以快速獲取補貼以及積分。
但弊端也是比較明顯,在原有燃油車結構上鋪設一層厚厚的電池后,乘坐舒適感大打折扣;整車重量大幅增加,續航捉襟見肘;同時由于電池布局不合理,自燃現象時有發生。也因此初期的電動車給人的印象并不太好。
純電專屬平臺可以說是體現電動車真正價值的關鍵轉折點。埃安在2017年推出的以“電池”為中心布局的GEP純電平臺上進行迭代,大手筆投入30億并于2019年打造出了以“電池+電驅”為核心布局的AEP2.0純電專屬平臺。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車平臺技術越來越多,像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或是滑板平臺等,雖然能夠相對改善空間和車重,或是容易適配各個車型,但是這類技術對用戶來說會造成更大的維修成本以及在操控性上的嚴重局限。而埃安的AEP 3.0平臺,則在更符合國內電動車用戶需求。
不再受外企技術牽制
11 月 1 日消息,廣汽埃安公布了 2022 年 10 月銷售數據,10 月銷量達30063 臺,同比增長 149%;1~10 月累計銷量達 212384 臺,同比增長 134%。
埃安在銷量上能夠崛起也并非偶然,除了廣汽集團10多年的新能源研發經驗,同時在產業鏈布局上,埃安成立了能源科技公司,設立電池、電驅公司,還與上游資源贛鋒鋰業等達成戰略合作,又與中國航天聯合共研技術。
埃安通過全棧布局,核心都是為了能夠掌握核心技術的自主權,同時依靠創新變革快速完成技術迭代。
寫在最后:
如果你之前開過埃安旗下的AION S、AION LX、AION V等車型,會發現它們在動力輸出上有點和傳統燃油車相似。如今,埃安擁有了AEP 3.0平臺,并且已經具備了量產條件,在動力系統表現一定更加激進。除此以外,埃安還將在11月8日正式發布“Hyper Tech”系列第二彈,全新一代高端電子電氣架構——星靈,展現品牌在智能化部分的最新技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