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應該了解的大數據
電車or油車,你怎么選?
在《數據》雜志“油車or電車”的 街頭采訪中,有不少受訪者表示不考慮電車的主要因素是續航里程↓
(資料圖片)
排隊4小時,充電1小時,堵車不敢開空調......
一直以來,里程焦慮和補能焦慮是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兩大痛點。
每年節假日期間,新能源汽車都會因為充電問題頻頻上熱搜。
然而,隨著業內在增加新能源汽車電池密度和容量方面達成共識,新能源車的續航能力持續變強,里程焦慮的問題逐步得到緩解。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相關數據,截至今年9月,全國充電樁保有量達448.8萬個,這一數字是五年前的近十倍。
2017年底,國內充電樁數量還只有45萬個。五年里近十倍的增長數量讓業界開始期待,新能源汽車的補能焦慮是否可以就此打破。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但充電難的問題仍然困擾著廣大新能源車主。
其中,公共充電樁不夠用是導致補能焦慮的重要原因。
隨著新能源技術水平大幅提升,目前部分車型的續航里程已經達到600公里,基本滿足消費者日常出行需求。
這種情況下,補能焦慮則成為當下新能源汽車面臨的首要問題。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加大了對充電樁的需求,充電慢、充電難問題愈發凸顯。
盡管充電樁的數量在過去五年里增長了近十倍,但這樣的速度依然無法企及近年來新能源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
據《新能源汽車藍皮書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2)》 相關數據,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過去七年里穩居世界第一,行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
盡管二者從各自的數量上看都相當可觀,但充電設施建設滯后、布局不合理、充電時間過長等問題導致了車樁之間的供需不平衡問題越發明顯,補能焦慮也更加嚴重。
目前, 我國新能源公共充電樁保有量114.7萬個。
在區域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廣東、 上海、江蘇、北京、浙江、山東、湖北、安徽、 河南、福建等地區。
其中,星星充電、特來電、 國家電網、云快充、南方電網等五家頭部企業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約89.1萬個,占比約 78%。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韓秀云表示,2019年,50%的充電樁運營企業倒閉或退出行業,30%的企業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在少部分盈利的企業中,絕大多數利潤又被頭部企業把持,充電樁企業布局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新能源車的補能焦慮。
為了緩解新能源車主的補能焦慮,2015年,我國出臺《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 (2015-2020年)》。
其中要求,截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車樁比要達到接近1:1的水平,這意味著一輛新能源車就要配備一個充電樁。
然而實際情況是,充電樁行業在前期受大量政策與補貼驅動下高速發展,但近年來車樁比始終維持在3:1上下。
截至2022年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149萬輛,充電樁保有量達448.8萬個,車樁比下降至 2.56∶1。
2022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528萬臺,每月平均銷量53萬臺,而新增充電樁僅為208萬個,每月平均僅21萬臺,相當于每個月有32萬個充電樁缺口。
盡管業內一致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車樁比還有下降空間,但緩慢的下降速度預示,距離1:1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
更多電車采訪實錄與行業報告歡迎關注↓數據雜志
點擊菜單欄【數據店鋪】訂閱最新數據雜志期刊,做到心中有“數”。
或者先人一步,訂閱2022年【數據】雜志,北京冬奧、企業專訪、串聯數據、邏輯歸納、價值轉化,數字觀察員帶你探索數字世界的魅力↓
更多大數據產業應用歡迎持續關注數據雜志,點擊閱讀原文或電話咨詢數字觀察員了解詳情:010-64101980。
文| 石春輝
編 | 楊博
END
點擊 閱讀原文揭秘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