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車市劇烈洗牌的一年。比亞迪勢頭強勁,而寶沃、廣汽菲克JEEP等品牌則抱憾離場。究其原因,離不開當前的市場背景:伴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推進,新能源汽車進入快速發展期,是否抓住這一機遇,成為了車企能否繼續立足的關鍵。
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觀的規模猶如大型磁場,吸引著各類玩家加入,近年來既有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又有科技公司、手機廠商曲線入局,還有很多傳統車企加快“觸電”步伐。
【資料圖】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轉身”,更多“實用”的用車需求開始涌現,用戶更加關注汽車作為“出行工具”的本質屬性,對車輛的續航能力、操作感受、安全性、舒適性等,開始提出更多要求。對于像上汽大眾這樣堅守汽車品質的車企來說,這恰恰是打破當前新能源消費需求的突破、大展身手的最佳時機。
以“敬畏之心”,造“靠譜的車”
短途競速,爆發力強者優;長程較量,內息悠長者勝。汽車市場的賽道向來不是短跑,而是一場接一場的馬拉松,唯有謀全局、謀長遠,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幾十年中,大浪淘沙存活下來并站穩腳跟的車企,都遵循了“長期主義”,比如上汽大眾。
在這家老牌車企看來,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首先應該是給消費者創造安全的出行體驗。所以與不少新勢力推崇更短的百公里加速、更智能的輔助駕駛系統不同,在電動化路徑中,它依然以“品質為先”,一步步穩扎穩打,努力做好汽車的基本屬性,以更實用主義的姿態面向更多的消費者。
隨著新能源車加速滲透、電池能量密度持續提升、電壓平臺逐漸升高,電池安全成為了消費者無法避開的痛點。針對此問題,ID.電池包使用的是德系電池包封裝工藝,并且還有360度電池包裝甲,順利通過了338項品牌標準電池安全驗證。不僅如此,還有多個試車場、試驗中心,通過多種類型的試驗來保障車輛的安全性能。這樣一來,不僅讓消費者減少了對于純電動車的后顧之憂,更是增加了用戶對上汽大眾的信賴。
將消費者的需求落到實處、堅持用高品質產品來打動消費者,自然能被人“發現”。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ID.家族多次獲得了第三方權威認證。比如ID.系列動力電池獲頒“TüV南德質勝榮耀之星”證書、ID.4 X在中保研C-IASI中獲All Good評價、ID.3獲中汽中心C-NCAP五星安全評價......在筆者看來,品質不僅是上汽大眾征戰燃油車市場的底氣,還會成為其立足新能源市場的主要“技能點”。
深入細節 貼近用戶需求
要獲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首先就得了解國人的需求。相較一些強調原汁原味的合資車企,深耕市場37年的上汽大眾在本土化方面確實做得不錯。
拿ID. 系列來說,可以發現,上汽大眾沒有照搬歐洲市場售賣的車型,而在車內空間和布局上進一步優化。無論是ID. 系列寬敞輕奢乘坐空間、可躺平的超大后備廂,還是可視化無線充電模塊、全方位全尺寸杯架等設計,都讓車更具人性化特征。
所謂細節處見真章,這些看似變化不大卻很實用的調整,是以中國人體數據庫和中國車內常用物品數據庫為依據進行打造。在筆者看來,為了更加貼近消費者的需求,給予用戶更舒適的用車體驗,在產品的本土化研發設計上,上汽大眾確實下了一番功夫。
此外,新能源產品的布局也體驗了上汽大眾對于消費者需求的思考。ID.3、ID.4 X、ID.6 X一字排開,面向不同消費人群,讓你總能找到合適的那一款。以ID.6 X為例,隨著三胎政策的放開,家庭成員的數量會越來越多,這種中型SUV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高。其車身尺寸為長4876mm、寬1848mm、高1680mm,軸距長達2965mm,恰好契合了國人對于大空間的渴望。而靈活的6座或7座布局,也能滿足家庭出行需要。
總結
如果以菜式來比喻,造車新勢力的車型更像猛火烈油烹飪出來的菜式,一出鍋就能知道亮點,而ID. 系列更像是家常菜,細細品味方能知道它的好。兩者各有優劣,但對于絕大部分用戶來說,新能源汽車也只是一種代步工具,比起其他附加的功能,能夠在從A點到B點的旅途中享受到舒適且安全的體驗才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