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
天津北方網訊:西青區張家窩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網底”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作用,加大入戶服務力度和頻次,尤其針對重點人群開展上門診療服務,全力滿足轄區居民的就醫需求。
22日上午,正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診室值班的家庭責任醫生王高波接到社區居民李大爺女兒打來的求助電話,立刻帶上藥箱上門給病人診療。
“李大爺因腦出血長期臥床,進食要依靠胃管注入,而胃管需要定期更換,以免引起感染。每次接到電話,我們就直接上門為老人服務,李大爺病情嚴重,行動也不便!”王高波說,家庭醫生團隊通過微信群與簽藥服務對象建立聯系,可隨時了解重點人群的健康狀況,以便及時干預治療。
“在醫護人員緊缺的情況下,我們統籌協調,克服困難,全力為群眾看好病。”西青區張家窩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楊云貴說,一方面增加內科醫護力量,保障轄區居民慢性病用藥。另一方面加強居家患者入戶服務力度,特別是針對重點人群在特殊時期入戶開展醫療服務,以滿足轄區居民就醫需求。
精準有效地開展健康管理服務,保護群眾身心健康。張家窩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分類分級服務,保障重點人群”原則,在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礎性疾病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進行調查并分類登記的基礎上,根據重點人群患基礎疾病情況、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感染后風險程度等分為高、中、低風險三類人群,分類開展健康服務。
發揮家庭醫生作用,加強健康教育,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網底”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對重點人群建立臺賬,將其納入網格化管理。目前張家窩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成立21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每個團隊配有一名家庭醫生和一名護士,公布醫生的手機號碼,以方便居民隨時咨詢,提供健康指導。
楊云貴介紹,張家窩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一樓南側開設發熱診室,發熱診室與正常診區完全進行物理分割,形成單獨區域,不與正常就診者交叉,有獨立的進出口、獨立掛號收費處、獨立藥房,進行聯網,做到“有標識、有人員、有藥品、有服務”。在開診前,解熱鎮痛藥、抗炎抗病毒藥、止咳平喘類藥、對癥中成藥、其他癥狀藥品儲備充足。目前藥品儲備共32種8000余盒,發熱診室每天接診130余人,藥品儲備能維持三個星期的用量。后繼各類藥品也在不斷的定購和補充。(津云新聞編輯靳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