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增程式車型被很多人認為是落后的技術,過渡期的技術,甚至有網友怒噴增程式是“脫褲子放屁”,然而,問題來了,被網友如此不待見的增程式車型為什么還會存在?反而賣的越來越好。12月份,理想汽車的交付量都要破2萬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很多網友從技術上去分析增程式,認為它不如純電車型徹底,不如插電混動車型技術上限高,但是他們都忽略了兩點,一個是買車選車要從具體的用車場景出發,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第二個是技術路線很重要,但是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本身上,否則只會是紙上談兵。
從技術先進性上來說,增程式混動的確不如業內做的好的雙電機串并聯混動(比亞迪、長城、吉利),這主要反映在虧電油耗上,市區油耗增程式車型和PHEV車型差距不大,但是高速油耗明顯更高,因為多了一道能量轉化工序,也就是很多網友所稱的“脫褲子放屁”。但是這部分油耗的差距足以影響購買決策嗎?
而且,增程式相比PHEV車型,并非全無優勢,最直觀的一點就是,增程式結構更簡單,故障率更低,從實際表現來看,增程式車型失速的概率遠小于插電混動車型。
還是那句話,增程式車型能不能買,要回歸到具體的產品和用車場景出發,我家里有充電樁,主要用車場景就是市區通勤,考慮到增程式車型普遍更長的純電續航,那我為什么不能選增程式車型呢?
有人說,你這個用車場景,難道不是純電車型更合適嗎?這是個好問題,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增程式車型這種過渡期的產品之所以能存在,不正是因為純電車型目前還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嗎?
增程式車型可以充電,也可以加油,雖然基本上都是市區通勤,但是誰也不敢保證沒有出個遠門的時候,增程式沒電了在服務區加個油3分鐘回血,純電車型至少要一個小時,可能還要排隊,這一點純電車型能比嗎?全國有超過10萬個加油站,走遍天南海北不怕沒地加油,但是去偏遠一點的地方,你能保證一定能找到充電樁嗎?
冬季低溫情況下,純電車型續航急劇衰減,續航焦慮問題嚴重,秒變電動爹,暖風不敢開,增程式車型的純電續航雖然也大幅縮水,但是大不了我加油行駛,暖風也是想開就開,這一點純電車型能做到嗎?
在這里,我們不是鼓吹增程式車型,我們同意增程式車型的技術天花板比較低,不如插電混動車型,也同意它是過渡期的產物,但是這個過渡期有多長,難道這幾年咱們不用車了?還是等到快充技術突破,10分鐘就能充滿,純電車型低溫衰減問題被解決之后才買車,現實嗎?
說到底,增程式車型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燃油車已經漸漸跟不上時代需求了,而純電車型還不成熟,不足以取代燃油車,因此增程式車型才能大行其道,與其怒噴增程式車型落后,不如多去噴噴純電車型為什么充電這么慢,低溫衰減這么嚴重,讓增程式這樣“落后”的產品還存在,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