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2022年是見證歷史的一年。
【資料圖】
這一年,疫情、原材料持續漲價、“缺芯”等因素,令汽車產業承壓,市場供給端與消費端起伏不定。
這一年,新能源汽車以一己之力帶動中國車市砥礪前行,發展態勢遠高于預期。
這一年,得益于中國車企在研發及創新上的投入,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軍國際市場,助力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
這一年,汽車產業格局加速重構,中國成為全球車企最為重要的戰略市場,多家外資企業紛紛加碼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布局。
站在2022年歲尾,《每日經濟新聞》精心選出十大汽車新聞,一同回顧2022年的重要瞬間。
這意味著中國新能源車的產品力很強,在一個公平競爭的、對中國品牌有一定偏見的市場,依然可以摧枯拉朽。中國市場特斯拉的價格最低、比歐洲美國低很多,但也面臨著訂單不足的窘境,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競爭力之強。
荷蘭人民駐足蔚來換電站,紛紛擺出「蔚來蹲」的姿勢,這一幕相當具有代表性。
眾所周知,歐洲有些人民不太善于蹲這個動作,于是撲通一聲就干脆跪下了……
從2018到2022,時隔四年再次舉辦的兩次巴黎車展對比強烈。短短四年之間,中國大地上新能源汽車卷得如火如荼,活下來的中國汽車品牌歷經千錘百煉,技術與產品實力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我縷了一下目前進攻歐洲的三家汽車企業:
MG:起步早一些,有一定的基礎。2019年在歐洲全年不足2000輛,2020年增長至2.6萬輛。2022上半年,MG在歐洲銷量已超過4.5萬輛。
比亞迪:2021年進軍挪威,以唐EV作為橋頭堡練兵,全年銷量1000多輛。今年巴黎車展攜漢、唐、元PLUS(ATTO 3)三款車展亮相,全面進軍歐洲市場,傳言還有歐洲建廠計劃。
蔚來:2021年以老車型ES8進軍挪威,截止2022年5月一整年賣了500輛[1],今年在歐洲主要國家推出ET7、ET5、EL7三款NT2.0車型的「只租不賣」服務。
500輛真的少嗎? 其實也不少了,要從兩個角度來看:
挪威市場總量:2021年全年汽車銷量14.41萬,EV為7.68萬[1]。挪威平均每月銷量1.2萬輛,中國9月銷量261萬車,差了20多倍。折算下來,挪威每月40輛,相當于中國每月ES8賣了10000輛,這要讓蔚來樂死了! 要知道,蔚來現在668+775六款車加起來也就是每月10000輛。
試水產品ES8:目前在挪威只賣ES8,這是一款老車型了。新車型的競爭力肯定比ES8強很多。
比亞迪的情況與蔚來差不多,但比蔚來好一些:2021年,比亞迪在挪威正式推出唐EV車型,全年銷量為1000多輛。而今年比亞迪1-7月銷量為1,176輛,已經相當于去年全年的銷量總和。
這么一比,感覺蔚來與比亞迪的銷量還不錯? 別慌,我還有一個反轉:挪威市場的最新數據,9月蔚來為90輛、比亞迪99輛,最好的是MG 321輛。而特斯拉是3665輛,差距太大了。
所以說,蔚來與比亞迪在挪威的表現評價就是:既沒有驚喜,也沒有失望,達到了預期效果,這也是為什么今年敢全面進軍歐洲的實踐基礎。
可以預期的是,如果歐洲一直保持這種自由競爭狀態,中國出海軍團將保持高速增長的勢力,吃掉很大一片份額。但是,歐洲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管的,像Stellanis 的CEO唐唯實開始無端指責中國對合資品牌不公平了,暗示歐洲也應該約束一下中國品牌的出海 。這是一個不太好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