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格拉底的學生是柏拉圖,他開創了柏拉圖學園。
2、柏拉圖的學生是亞里士多德,他開創了呂克昂學園。
(資料圖片)
3、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在古希臘時期并稱“希臘三賢”,是二代師生關系。
4、拓展資料: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后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5、他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
6、盡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同時也是因為擔心他逃亡后雅典將再沒有好的導師可以教育人們了。
7、柏拉圖:柏拉圖,原名:亞里斯多克勒斯,(前427年至前347年),出身于雅典貴族,師從蘇格拉底,直到蘇氏逝世。
8、后游歷四方,到前387年返回雅典創立了自己的學校并執教40余年。
9、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希臘三賢。
10、另有其創造或發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圖思想、柏拉圖主義、柏拉圖式愛情等。
11、柏拉圖的主要作品為對話錄,其中絕大部分對話都有蘇格拉底出場。
12、但學術界普遍認為,其中的蘇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歷史上的蘇格拉底。
13、除了荷馬之外,柏拉圖也受到許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響,包括了畢達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諧"概念,以及阿那克薩戈拉教導蘇格拉底應該將心靈或理性作為判斷任何事情的根據;巴門尼德提出的連結所有事物的理論也可能影響了柏拉圖對于靈魂的概念。
14、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前384年至前322年),出身于古希臘吉塔拉地區貴族家庭.師從柏拉圖,在雅典的柏拉圖學園學習20余年,直到柏氏逝世.后回國成為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
15、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
16、他的著作包含許多學科,包括了物理學、形而上學、詩歌(包括戲劇)、音樂、生物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倫理學。
17、和柏拉圖、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老師)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18、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
19、公元前322年3月7日亞里士多德因病去世。
20、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是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的老師。
21、時間上來看,蘇格拉底出生時間最早,亞里士多德出生時間最晚。
22、拓展資料;1. 蘇格拉底是開創希臘哲學研究新方向的劃時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對象從自然轉向了社會和人類的內心世界,專門探討人類的心靈智慧與活動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會、人生的基本問題,在西方人的生活領域豎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宮殿,雖然這是唯心主義的追求,卻顯示了人類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
23、蘇格拉底提出有人應該學習知識,并且成為一個愛智慧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智者。
24、前蘇格拉底哲學是一種關于哲學起源的研究,這樣的哲學研究主題到了蘇格拉底的時候,更多的是對人的研究,這樣的哲學研究主題也被稱為是倫理學。
25、但是應該指出的是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希臘哲學也對倫理學有研究,但是還較為感性。
26、而蘇格拉底的的倫理學研究要更近一步,因為他更多的研究人,他提出應該更多的研究人自身,因此前蘇格拉底哲學的那種自然的研究也被稱為相對主義。
27、可以看出蘇格拉底的倫理學研究更多的是關于人的研究,所以也有人說是蘇格拉底將哲學從天上拉回人間的。
28、2. 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其核心為“理念論”,在他看來,世界分為感覺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兩部分。
29、由于感知的世界總在不停地變化,人們對它的認識因時、因地、因人、因情而異,因而感覺世界是不真實的。
30、柏拉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始祖。
31、他把“理式”或宇宙間的原則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觸的世界則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無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僅是第二性的,而且是不真實的。
32、柏拉圖反對把愛情當成利害關系和情欲的滿足,認為愛情是從人世間美的形體窺見美的本體以后所引起的愛慕,人經過這種愛情而達到永恒的美(理式)。
33、這種思想雖然具有反對庸俗愛情的意義,但本質上是精神貴族的觀點,是他唯心主義體系的一部分。
34、后世的“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就是導源于他的愛情學說。
35、3. 亞里士多德他的哲學認識論是從批判柏拉圖的理念論開始的。
36、他在《形而上學》中認為自然界是客觀的、真實的存在,人們的認識來自對客觀世界的感覺,沒有感覺就沒有知識。
37、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
38、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
39、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40、亞里士多德雖然是柏拉圖的學生,但卻拋棄了他的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
41、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實物的原型,它不依賴于實物而獨立存在。
42、亞里士多德則認為實在界乃是由各種本身的形式與質料和諧一致的事物所組成的。
43、“質料”是事物組成的材料,“形式”則是每一件事物的個別特征。
44、柏拉圖斷言感覺不可能是真實知識的源泉。
45、亞里士多德卻認為知識起源于感覺。
46、這些思想已經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
47、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
48、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49、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50、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
51、馬克思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52、柏拉圖(Plato,Πλ?τeω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53、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希臘三賢。
54、另有其創造或發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圖思想、柏拉圖主義、柏拉圖式愛情等。
55、柏拉圖的主要作品為對話錄,其中絕大部分對話都有蘇格拉底出場。
56、但學術界普遍認為,其中的蘇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歷史上的蘇格拉底。
57、蘇格拉底(希臘文:Σωκρ?τη?,拉丁文: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和其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希臘三賢。
58、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59、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
60、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在古希臘時期并稱“希臘三賢”,是二代師生關系。
61、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