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趙語涵)昨天,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了1月乘用車市場分析。2023年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29.3萬輛,同比下降37.9%,環比下降40.4%;新能源車市也同樣走低,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33.2萬輛,同比下降6.3%,環比下降48.3%。
“受去年年底車企促銷銷量提前釋放以及1月春節假期等影響,1月車市呈現合理性低迷,開門紅可能推遲至2月。”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雖然1月銷量走低,但隨著居民出行逐漸趨于正常,市場活躍度明顯回升,社會煙火氣的回歸帶來消費信心及收入水平的恢復。崔東樹分析,疊加春節假期返鄉旅游出行潮,地方政策穩定延續,溫和引導消費需求釋放,也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1月中旬燃油車車市回穩態勢較好。新能源市場方面,防疫政策優化后公共交通優勢重現,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因此對新能源車的需求有待繼續觀察。
新年伊始,補貼取消讓不少消費者進入了對政策的觀望階段,去年新車銷量的爆發也讓春節高峰期的充電服務難題再次凸顯。在崔東樹看來,疫情后,新能源剛需車型成本繼續承壓,補貼退坡帶來的價格復雜調整,讓新能源車市場格局正在重塑。
1月車企的銷售數據也顯現出格局重塑的端倪。此前的兩大龍頭比亞迪、特斯拉仍然保持強勁勢頭,依靠純電動和插電混動“雙輪驅動”,比亞迪1月銷量超15萬輛;在大幅降價后,特斯拉中國銷量6.6萬輛,這其中包括超3萬輛的出口車輛。因此崔東樹認為,降價效應并未完全體現在特斯拉1月的銷量數據中,此后幾月其效應還會繼續釋放。
崔東樹認為,汽車市場的開門紅有望從2月開始。“2月是春節后真正的市場啟動期,也是疫情三年結束后的市場啟動期,蟄伏已久的消費市場會折射出巨大的新投資、新消費機遇,燃油車市場的需求會逐步恢復,因此2月零售增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