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平時說的好膽固醇,在一定的范圍內指數越高越好。
(資料圖片)
2、偏低的話要考慮是由于血脂稠導致的。
3、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清蛋白之一。
4、患者如果血脂稠,平時要注意飲食的清淡營養,多吃一些蔬菜水果,避免食用油膩刺激的食物,比如說:肥肉、動物肝臟等等。
5、并且還要適當的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增強體質。
6、擴展資料: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由肝和小腸合成。
7、肝合成的新生HDL以磷脂和ApoAⅠ為主。
8、在LCAT作用下,游離膽固醇變成膽固醇酯,脂蛋白則變成成熟球形HDL3,再經LPL作用轉變成HDL2。
9、HDL可將蓄積于末梢組織的游離膽固醇與血液循環中脂蛋白或與某些大分子結合而運送到各組織細胞,主要是肝臟。
10、實際上是膽固醇逆轉(RCR),RCT促進組織細胞內膽固醇的清除,維持細胞內膽固醇量的相對衡定,從而限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起到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11、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低,預示著冠心病的出現。
12、臨床上常同時測定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總膽固醇,并根據它們的比值作為冠心病的信息指標。
13、高密度脂蛋白(HDL)被美其名為“血管壁清潔工”。
14、HDL越高,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越小。
15、高密度脂蛋白可將蓄積于末梢組織的游離膽固醇與血液循環中脂蛋白或與某些大分子結合而運送到各組織細胞,主要是肝臟。
16、實際上是膽固醇逆轉(RCR),RCT促進組織細胞內膽固醇的清除,維持細胞內膽固醇量的相對恒定,從而限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起到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17、HDL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很好保護冠心病危險因子之一的LDL不受氧化,(因為只有經過氧化的LDL才具有較強的形成血垢,致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的作用),減輕或阻止LDL對血管內皮細胞的破壞。
18、擴展資料已知影響高密度脂蛋白代謝的酶和蛋白質促進膽固醇的酯化,并將其轉移到高密度脂蛋白顆粒的核心。
19、膽固醇脂蛋白轉運促進極低密度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向高密度脂蛋白的轉運,從而加速高密度脂蛋白的成熟和代謝。
20、肝甘油三酯酶(肝脂肪酶)催化水解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
21、近年來,肝脂肪酶被發現是清道夫受體雙介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選擇性攝取的主要調節因子。
22、高密度脂蛋白亞組分在正常男性個體中分布的特異性差異與肝脂肪酶活性的正常變化有關。
23、高肝脂肪酶活性導致HDL2b和HDL2a濃度的降低,而肝脂肪酶活性的變化對最低HDL(HDL3b和HDL3c)濃度沒有影響。
24、Ehnholm等人報道,磷脂轉移蛋白促進高密度脂蛋白重構形成大顆粒和載脂蛋白AI-phospholipid復合物,可以直接通過肝臟,和小載脂蛋白AI-phospholipid復合物可以滲透基質作為膽固醇受體在外圍細胞膜膽固醇逆轉過程。
25、因此,磷脂轉運蛋白在高密度脂蛋白代謝中起著核心作用。
26、還發現它能引起高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AI的蛋白水解性清除。
27、小鼠磷脂轉運蛋白是HDL水平和大小的決定因素。
28、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低,預示著冠心病的出現。
29、臨床上常同時測定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總膽固醇,并根據它們的比值作為冠心病的信息指標。
30、高密度脂蛋白(HDL)被美其名為“血管壁清潔工”。
31、HDL越高,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越小。
32、高密度脂蛋白可將蓄積于末梢組織的游離膽固醇與血液循環中脂蛋白或與某些大分子結合而運送到各組織細胞,主要是肝臟。
33、實際上是膽固醇逆轉(RCR),RCT促進組織細胞內膽固醇的清除,維持細胞內膽固醇量的相對恒定,從而限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起到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34、擴展資料高密度脂蛋白在生理上起著將肝外組織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的運載工具的作用,因而可以防止游離膽固醇在肝外組織細胞上的沉積。
3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
36、它的升高是臨床冠心病保護因子之一,并能防治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
37、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低,預示著冠心病的出現。
38、臨床上常同時測定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總膽固醇,并根據它們的比值作為冠心病的信息指標。
39、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多由于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治療措施也是生活方式干預,即控制飲食、增加運動 、減輕體重、限制飲酒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