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圖的三要素是比例尺,圖例,指向標。
2、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
3、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資料圖】
4、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5、一般來講,大比例尺地圖,內容詳細,幾何精度高,可用于圖上測量。
6、小比例尺地圖,內容概括性強,不宜于進行圖上測量。
7、2、圖例圖例是集中于地圖一角或一側的地圖上各種符號和顏色所代表內容與指標的說明,有助于更好的認識地圖。
8、它具有雙重任務,在編圖時作為圖解表示地圖內容的準繩,用圖時作為必不可少的閱讀指南。
9、圖例應符合完備性和一致性的原則。
10、3、指向標指向標,地圖上一種定向的工具,指向標尖的一頭指向的地方一般是北方。
11、確定地圖上空間事物的方向稱作地圖定向,往往通過經線或緯線,三北方向圖,方向指向箭頭等標志作為標準方向進行定向。
12、擴展資料:地圖構成要素:圖形要素是地圖根據制圖的要求所表達的內容。
13、包括注記、地學基礎。
14、2、數學要素用來確定地學要素的空間相關位置,起著地圖內容“骨架”的要素。
15、3、輔助要素說明地圖編制狀況及為方便地圖應用所必須提供的內容。
16、4、補充說明以地圖、統計圖表、剖面圖、照片、文字等形式,對主題圖在內容與形式上的補充。
17、可根據需要配置在主要圖面的適當位置。
18、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或注記(也可以說是比例尺、圖例、指向標。
19、)。
20、只有三要素同事具備,才能正常的可使用的地圖: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和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21、圖例:地圖的語言,包括各種符號和他們的文字說明,地理名稱和數字。
22、指向標,指示地圖上的方向。
23、地圖(dì tú),就是依據一定的數學法則,使用制圖語言,通過制圖綜合在一定的載體上,表達地球(或其他天體)上各種事物的空間分布、聯系及時間中的發展變化狀態繪制的圖形。
24、 隨著科技的進步,地圖的概念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將地圖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形象、符號模型”,地圖是“空間信息的載體”、“空間信息的傳遞通道”等。
25、傳統地圖的載體多為紙張,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電子地圖等多種載體。
26、地圖的三要素分別是:① 圖例 ② 方向 ③ 比例尺 望采納!圖例 方向 比例尺。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