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比之晦澀深奧的技術,對于消費者而言,奇瑞亟需推出真正的爆款車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潘昱辰 編輯/張廣凱)從中國自主汽車品牌領跑者,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透明”。在汽車加速轉型時代磕磕絆絆的奇瑞汽車,總算攢足了一個大招。
4月7日晚,奇瑞如期舉行新能源戰略發布會,宣布全新新能源品牌及序列,新一代三電、混動技術以及與之配套的車型。
奇瑞新能源戰略發布會
具體來看,大會展示的內容包括:
推出屬于星途品牌的新能源系列——星紀元,定位于20萬-50萬元的高端國民車,目標為追求舒適性的中產家庭,覆蓋B-C級SUV、轎車、MPV,動力提供純電、增程可選,首發星紀元ES(中大型轎車)和ET(中大型SUV)兩款車型,并將同步進入歐盟市場;
星紀元首發兩款新車:ES和ET
推出首個獨立新能源電動品牌iCAR ,主要面向年輕消費者;
公開三電技術:其中混動37度電池包一次充電續航超過165km,18分鐘可補電至80%;純電電池包提供60/82/100度階梯電量,覆蓋500-700km不同里程。電驅采用800V SiC技術,CLTC系統效率大于91%,峰值功率達265kW,扭矩達5000N·m。奇瑞還將推出八合一智能矢量控制雙電機,峰值功率區間為400-500kW,輪端峰值扭矩區間為6500-9600N·m,可使每個輪子獨立驅動應對全場景路況。
發布第三代混動技術——鯤鵬超性能電混C-DM。其中第五代ACTECO 1.5TGDI 混動專用發動機功率可達115kW,最大扭矩220N·m,三擋DHT變速箱最高傳動效率大于97.6%,百公里加速4.26s,最大熱效率大于44.5%,百公里虧電油耗最低為4.2L。該混動技術將首先搭載于星途瑤光、奇瑞瑞虎 9、TJ-1以及捷途旅行者之上,現有的捷途X70系、X90系也會同步迭代混動產品,并于2024年實現全面新能源化。
奇瑞鯤鵬超性能電混C-DM
此外,奇瑞還宣布打造全棧可控的CHERY-OS車載座艙操作系統,智能駕駛操作系統和安全車控操作系統。
為期近一個半小時的發布會,多半時間用于談技術,奇瑞在此過程中又一次自詡“理工男”。當然,這可能是奇瑞近幾年來內容最為豐富、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發布會,同時也是決定奇瑞未來數年命運的一次。
就在不久前,奇瑞集團交出了一份差強人意的成績單。在過去的2022年,奇瑞全年銷量實現了123.3萬輛的成績,首次超過100萬輛,在自主品牌中僅次于比亞迪、吉利和長安。
但值得注意的是,奇瑞的總銷量中,出口車型占據了約30%。如果僅計算中國市場,那么去年奇瑞國內銷量不到80萬輛,與比亞迪、吉利、長安甚至長城都差距明顯。
至于新能源汽車,雖然奇瑞新能源首次突破20萬輛,達23.3萬輛,同比增長113%,在自主品牌中同樣位列第四,僅次于比亞迪、吉利和廣汽埃安。但從整體比例來看,新能源車僅占據總銷量19%的奇瑞,與占比達100%的比亞迪、23%的吉利都有相對距離。
并且,以奇瑞QQ冰淇淋、小螞蟻為首的微小型電動車,占據了新能源車總銷量的80%。
客觀來看,伴隨著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奇瑞的新能源轉型進程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更為緊要的是,新能源汽車同時承載著奇瑞此前從未實現的沖高任務。
奇瑞的高端夢自燃油車時代便已開啟。從21世紀頭十年的瑞麒、威麟,到“中國首個高端品牌”觀致,再到后來的星途,奇瑞兒子生得足夠多,但實際成果卻表現為極致的資源內耗。
已經名存實亡的觀致汽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同一時期,吉利在沃爾沃的背書下搞出了領克,長城搗騰出了魏牌,雖然這些品牌發展至今各有波折,但相比一直被視作反面案例的觀致,好歹也算打出了名堂。
另一方面,當奇瑞還在費心經營星途等燃油車品牌之際,中國汽車的演進速度超乎了所有人想象。蔚來、小鵬、理想等新勢力挑戰者不斷沖擊著舊有秩序,年輕消費者開始重新認知被新能源車定義的產品、品牌及服務。
在這期間,傳統自主品牌即便后知后覺,也已加速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與新勢力抗衡。于是吉利有了極氪、上汽有了智己、東風有了嵐圖、長安有了阿維塔、北汽也有了極狐……然而,彼時的奇瑞正深陷資產負債和重組,直到2019年才實現混改。
同時,耗費大量資金與精力經營既有品牌的情況下,奇瑞實在騰不出手去深耕一個新能源品牌。
在新能源賽道落后的客觀現實,迫使奇瑞為迅速縮短差距而集中推出易走量的微型電動車。從早先的奇瑞eQ到近年的奇瑞QQ冰淇淋莫不如是。
但既沒有技術積淀也缺乏質量屏障的微型電動車,本身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地動山搖。別說QQ冰淇淋,即便是有神車之稱的五菱宏光MINI EV,去年銷量同樣暴跌36.2%。
奇瑞并非沒有意識低端車型對品牌形象的損害。在eQ、小螞蟻尚有一戰之力的2020年,奇瑞新能源曾趁熱打鐵,向市場投放定位為15萬元級的大螞蟻,但由于產品力不足加之同級競品眾多,大螞蟻一經上市便迅速撲街,月銷量從未超過200輛。
奇瑞大螞蟻
大螞蟻迅速夭折后,奇瑞又重回微型車老路,推出定位相對較高的無界Pro,但同樣上市僅一月就銷聲匿跡。至于“油改電”的艾瑞澤e、瑞虎3xe等車型也正逐漸被市場所拋棄。
產品更迭的混亂,使得奇瑞盡管兒子生得夠多,卻比不上一款漢對整個比亞迪銷量和品牌的激勵作用。其后跟進的王朝、海洋系列車型,甚至一度被消費者送進ICU的騰勢,都重新活蹦亂跳起來。
而患上微型電動車依賴癥的奇瑞新能源卻很快吃到苦果。今年1-2月,奇瑞新能源總銷量不到1萬輛,相較上年幾乎腰斬。
加之去年因疫情、缺芯少電導致的行業動蕩,以及今年伊始,新能源賽道頭部掀起的降價潮,再一次令中國車市陷入裂變。
無奈之下,奇瑞只能重復降價換市的老路。今年4月,QQ冰淇淋、小螞蟻、無界Pro三款車型降價4000-9000元不等。然而小鵬、問界年前的操作已然證明,二三線品牌降價已經跟不上市場的節奏。
好在,隨著混改后企業逐漸趨于穩定,奇瑞依然有意識、有決心押注新賽道。特別是近一年來,奇瑞對新能源領域的投入明顯加速,并持續在技術和供應方向趨于高端靠攏。
2022年2月,奇瑞汽車與立訊精密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成立合資公司進行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與制造;同年12月,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變更為立訊精密,持股比例上升至76.71%。
去年9月,奇瑞發布“瑤光2025”戰略,包括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科技、銀河生態四大技術領域,并計劃在未來5年投資超過1000億元用于三電、智能駕駛、生態等科技研發,實現從汽車制造公司到全球科技公司的轉型。
奇瑞與寧德時代簽約
另一方面,奇瑞還于去年12月與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乘用車電池供應及技術合作、公共交通、新能源三電融合和換電等業務開展聯合探索。
在自有技術與合作伙伴力量的推動下,奇瑞相對完整的新能源戰略終于浮出水面,并成為呈現在水立方觀眾面前長達1個半小時的發布會。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比之晦澀深奧的技術,對于消費者而言,奇瑞亟需推出真正的爆款車型。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觀察者網表示,特斯拉只憑Model 3、Model Y兩款車,就能決定其在新能源車市場的領頭羊地位,足以說明強勢的爆款產品,方是汽車品牌在市場立足的根本。 而無論燃油車亦或是新能源車,奇瑞仍在等待屬于自己的Model 3/Y,在亮明轉型決意的同時,完成品牌形象的重塑,催化新能源矩陣從螞蟻向大象的演進。
那么,奇瑞的新戰略、新技術、新品牌、新車型究竟是好飯不怕晚,還是在身處險境時尷尬的自娛自樂,在內卷加劇、競爭趨于白熱化的中國市場中,時間將很快給出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