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5月16日,記者走進永濟市千軍鋁業有限公司的機械加工車間,看到比亞迪最新款唐、宋系列汽車發動機氣缸零件整齊地碼放著,等待交付。“一、二、三代生產線全部啟用,工人師傅們正在加班加點趕制比亞迪訂單……”陪同記者采訪的車間負責人話語里滿是興奮。
今年一季度,永濟經濟技術開發區完成工業投資3.7億元,同比增長138%。這正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資料圖片)
“十三五”時期,我省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8%。而進入“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和關鍵支撐。
引入巨頭
大手筆搶占行業制高點
行走山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澎湃動能無處不在。
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其中節能環保產業增長29.9%,高端裝備制造業增長13.0%,均延續今年以來的快速增長勢頭。
近年來,我省堅定不移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加快推動信創、大數據、生物基新材料、特種金屬材料等產業生態建設,持續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實現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的轉變。
“通過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一流汽車制造企業合作,我們實現了自身能力的提升。新能源車熱傳到了供應鏈下游,千軍的產品亦是供不應求。我們已經是滿負荷生產,但訂單依舊做不過來。”千軍鋁業的王良告訴記者。
更高,更強,更先進,我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越來越自信地奔向全國頭部優勢企業序列。
“我們不僅是全國85%的充電寶隔膜供應商,還是全國唯一一家可量產5微米超高強度隔膜的企業。”山西藍科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該公司致力于打造全國最大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將生產線寬幅從4.5米改造成7.5米,這是全球同行業最寬幅的生產線,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可達到20億元。
“晉海電子的電子化成箔采用前沿技術,具有耐壓、抗氧化的作用,用它生產出的電容器成本較低,且使用壽命久。”山西晉海電子有限公司的陸偉告訴記者。據介紹,晉海電子將帶動鋁深加工產業園形成電子新材料產業聚集區,使永濟成為全國電極箔領域重要的領頭羊基地。項目建成后,總產值將突破10億元。
集群發展
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計熟事定,舉必有功。
2022年,永濟市確定了“加快轉型、振興崛起”的發展目標,并結合地方實際提出了“打造5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的宏偉目標,即打造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電容器產業集群、光電產業集群、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環保新材料產業集群五大新興產業集群,構建多元支撐體系,挺起工業“脊梁”。
經過不懈努力,如今五大新興產業集群已初具雛形:藍科途、晉海電子、山西省華智雄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鎵能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泰石節能(山西)有限公司等一批戰略性新興企業迅速成長,支撐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動能正在加快集聚。
山西穿越光電有限公司OLED項目是永濟市著力引進的光電顯示產業龍頭項目。永濟開發區認真研究國家戰略,著眼補齊短板,抓住龍頭企業,結合市場需求謀項目、找出路,與山西穿越光電一同調研分析,確定了以“MINI-LED技術為核心的電視、顯示器、VR和車載顯示”等終端產品研發生產的產業發展方向,著力引入產業上下游企業,錨定“打造百億級光電產業集群”這一目標,全力推進項目落地。目前,投資3億元的穿越光電LED顯示模組制造項目已實現量產,成為國內MINI-LED顯示模組制造行業的技術領軍企業,年產值可達到3億元。同時,投資8.9億元的光電產業園項目已開工建設,建成后將成為永濟市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今年以來,永濟市先后赴深圳、廣東東莞、江西鷹潭等地開展了光電產業專場招商活動,由穿越光電聯系對接上下游配套企業,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已有5家企業確定投資意向,正在就投資細節進行商議商定。
政策護航
創新賦能大潮澎湃
“目前,一號廠房正在澆筑混凝土,二號廠房正在做基礎,三、四號廠房正在基礎大開挖,我們目前還有5個月的工期。”5月16日,在永濟市蒲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光電產業園項目現場,城投集團工程部的楊鵬告訴記者。據了解,光電產業園區根據企業要求設計廠房,企業只需要負責設備安裝即可拎包入住。
如何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如何優化產業政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永濟市做了很好的示范。
永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贠晨昱告訴記者:“項目簽約后,我們成立項目專班,堅持‘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個部門、一個責任人’的跟蹤保障機制,從廠房建設、公司注冊到項目備案全程跟蹤,實行全代辦,著力提供保姆式服務,切實為企業解決后顧之憂。”
近年來,我省堅持以制造業振興為主線,通過技改資金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扶持、企業主體培育、金融機構助力等舉措,全力推動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山西省“十四五”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提出,到2025年,擁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和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其中,將信創、大數據、半導體等3-5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成為全省新的經濟支柱。
面向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有著廣闊空間、巨大前景。戰略性新興產業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省工信廳副廳長張占祥說:“我們要把新興產業作為戰略重點不斷培育壯大,搶占制高點,打造增長極,堅持數字賦能和彎道超車,加快全行業各領域數字化發展進程,努力實現工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