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您在閱讀前請點擊上面的“關注”二字,后續會第一時間為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相關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路上行人騎的電動車,大多數為3000元以內的車型,5000元以上的車輛很少,按照常理來說,價格高的車輛性能更好,應該購買的人數更多,為什么多數人買3000元以內的電動車,5000元以上的車型卻很少有人買,行內人給出了三個原因。
1、電動車技術門檻低,廠家基數大,競爭激烈
電動車生產廠家雖然投資比較大,但是技術門檻卻比較低,可以說所有的電動車廠家都算是電動車組裝廠,從市場上訂購各種配件,然后到電動車廠家進行組裝。即使雅迪、愛瑪等大品牌,也主要是這種生產模式。
由于電動車生產的技術門檻比較低,所以生產廠家又比較多,目前有一定知名度的電動車品牌達到了1000多個,還有眾多的大牌車,甚至一些電動車生產小作坊,,所以電動車廠家數量非常的多,基數很大。
由于電動車廠家的數量多,這就形成了一定的競爭,所以很多廠家為了能夠增加銷量,只能壓低電動車的利潤,降低電動車的價格,使得電動車的單價逐步下降,就連一直自詡為高端電動車的9號、小牛等品牌,也紛紛推出了千元級的電動車。
2、很多城市限制電動摩托車上路
電動自行車的配置比較低,所以它的價格不會很高,目前只要1000多元就可以買到一輛電動自行車,即使一些配置比較高的車型,3000元以內也完全能夠買到。
而價格在5000元以上的車型,都是電動摩托車的類型,由于國內很多城市都在禁摩,所以限制電動摩托車上路,這樣電動摩托車的銷量就會降低,很少有人購買。
3、電動車只是個代步工具,沒必要購買高端的智能車型
電動自行車受到新國標標準的要求,它的速度不超過25公里/小時,續航里程也不會很遠,一般在50公里左右,人們主要用它作為短途代步的工具。
價格在3000元以上的電動自行車,一般都是一些高端的智能車型,電動自行車只是一個短途的代步工具,那么沒有必要購買那些所謂的智能車,智能功能只是電動車廠家的宣傳噱頭而已,絕大多數人只是購買實用的、經濟的車型即可,只需要滿足短途出行的要求就可以了。
總結:
在路上行駛的時候看到購買3000元以內的電動車數量,最多而5000元以上的車險卻很少,這主要是由于電動車廠家數量多、基數大、競爭激烈,廠家為了增加銷量,只得壓低車輛的價格,目前1000多元就可以買到一輛不錯的電動自行車了,絕大多數人在購買車輛的時候還是土的經濟實惠、方便實用,不是考慮那些所謂的智能高端車,同時由于很多城市限制電動摩托車的原因,很多人也不會考慮價格更高的電摩,只是選擇電動自行車。那么,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