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2月20日電(鄭巍)2月19日,1列3910噸電煤的煤炭專列抵達哈爾濱車務段呼蘭站,貨運主任徐曉東迅速組織工作人員做好卸車準備,經過7小時搶卸,62車3910噸電煤順利卸到電廠。
作為哈爾濱地區煤炭運輸的主要樞紐站,呼蘭站承擔著哈爾濱第三發電廠的煤炭運輸工作,供暖面積2400萬平方米,節前節后氣溫較低,溫度不穩定,百姓供暖需求增加,同時,隨著節后復工復產,各地企業用電量持續攀升,電廠電煤需求量也隨之增加,為此,該站在上級部門的帶領下,啟動電煤保供專項行動,加強與電煤企業溝通聯絡,動態掌握電廠存煤情況,加大電煤進廠卸車組織力度,做到車來就送、快運快取,全力滿足企業運輸需求,助力地方經濟穩定發展。
54歲的徐曉東在車站已經工作30年,從事貨運主任工作也9個年頭了,每年到入冬、開春都是他最忙碌的時候,從年初到現在,徐曉東主動放棄休假,一直堅守在車站。為確保煤炭運輸暢通,保證千家萬戶供暖熱度,加快卸車速度,徐曉東每天電話響個不停,不是在為企業聯系取送車,就是聯系卸車組織,個子本來不是很高的他,天天“貓腰駝背”接打電話忙個不停。
針對近期電煤集中到達的實際,徐曉東組織貨運人員積極對接電廠,實時掌握電煤到達總量、耗煤量、庫存等信息,做好卸車計劃安排,密切掌握電廠庫存和可燃天數等數據,他們一改往日先到先卸的傳統方法,根據來煤的凍層、機組上煤方式等情況,對凍層厚的先送暖庫緩凍,哪列卸得快就先卸哪列,使卸車效率大幅提高,保證了電廠、供熱企業的庫存不低于20天,全力保障百姓和企業用煤需求。
個子不高,皮膚黝黑,徐曉東有時會半開玩笑的說,“其實我原來挺白的,與煤炭打交道時間長了,皮膚自然就黑了!” “電煤卸車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我必須帶領職工提高工作效率,卸好每趟車,做好千家萬戶供暖工作,看著卸下的一車車電煤,驅散的是凜凜寒冬,收獲的是暖暖民心,我們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