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奇茹
2022第六屆中國產業園區新驅動力峰會暨商辦TOP100論壇近日在京舉辦,來自頂尖園區、標桿商業辦公項目、孵化加速機構的業內人士共論產業轉型與升級下的新機遇、新模式。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分析,2023上半年消費、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大幅提高,不但會推動新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會對老經濟動能形成強有力的托底,低碳、智能和科技、數字化、產業集聚將成為市場聚焦點。
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長譚迎輝認為,產業動能升級趨勢表現為三大圖景:一是世界進入新技術周期,持續迭代新技術的浪潮引領新一輪全球產業競爭;二是全球創新地理大崛起,科技都市贏得新興產業機遇與創新人才紅利;三是國家創新戰略資源大布局,科技競爭的本質是搶占高端產業。
當中國走過了逐步積累創新要素驅動產業升級階段,依靠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新的時代命題。從原來的拼速度、拼規模轉化到現階段的拼產業、拼科創,產業園區是否已經整只腳邁入了運營時代?園區運營者是否為應對新環境構筑新優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圍繞產業園區如何構建新優勢的話題,多位業界代表展開了討論。
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永學認為,產業園的發展已經到了“創新突圍”的階段,只有跳出“空間只是載體”的怪圈,向后端運營管理延伸,把產業運營當做根本,才能得到更多合作機會。
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程方提出,2023年是經濟復蘇的一年,也是產業升級的一年,公募REITs使產業園終于具備了“投融管退”的閉環,園區要做的就是抓住這波機會,夯實業務底盤,同時聚焦主業,“越聚焦越有價值”。
微醫控股科創公司總經理周璞稱,運營貫穿園區始終的時代已經到來,園區要做好企業的空間服務商和時間合伙人。“定力是關鍵”,匯龍森國際企業孵化(北京)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朱春悅也認為:“產業園區領域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但只要堅持有價值的事情,真正為企業服務,堅定走下去總會有收獲。”中電數科(北京)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樂則提出,未來屬于社區化、精細化、專業化的產業園,園區的競爭將從企業與企業轉向產業鏈與產業鏈的競爭。
“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做確定性的自己,希望2023年園區人都能躬身入局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選址中國聯合創始人、運營中心總經理葛翠總結道。
據悉,新驅動力峰會由選址中國聯合專業機構主辦,是園區和商辦領域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