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7月6日上午,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字金融論壇召開。記者會上獲悉,目前金融業和信息服務業已成為首都兩大支柱產業,下一步,本市將以深化數字產業化和金融數字化為主線,聚焦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發力,發揮金融改革和金融開放協同效應,建設全球金融科技創新中心,推動首都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趙維久介紹,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高度重視數字金融的發展,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宗旨,注重激發“金融+科技+數據”要素形成的倍增效應,目前金融業和信息服務業已成為首都兩大支柱產業,全市數字經濟占比超過40%,金融業占比超過20%,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特征明顯。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對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出更高要求?!壁w維久表示,下一步,本市將全面服務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人民幣在更多場景試點應用,持續推動移動支付產品協同發展,探索數字技術在普惠金融、跨境金融服務方面更多應用。支持金融機構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便利性和安全性。培育金融科技領軍企業。重視數字金融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數據資產的價值發現、確權、定價等方面積極探索。
本市還將加強應用場景拓展和對接。搭建完善對接和服務平臺,深化金融科技應用場景發布機制,拓展數字金融場景應用體驗,積極建設聯合創新實驗室,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聯合體,開展技術研發合作和產品服務創新,重點推動數字技術在客戶管理、信用與風險管理、數據管理、企業融資和投資研究等領域的應用。
強化監管科技應用方面,在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本市將深化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等“監管沙箱”試點,服務監管部門對金融科技創新開展穿透式監管,按照業務實質實施市場準入和持續監管,筑牢金融與科技的風險“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