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我是農民的女兒,當我腳下沾滿泥土,就會感到無比親切。”陳明園是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汽車與軌道交通學院2018級車輛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后,她主動放棄城市里的優渥環境,毅然投身到薊州區鄉鎮基層。
陳明園(左)入戶幫助居民注冊行程卡等小程序
“回到鄉村”是陳明園早在大學時的夢想。作為天津市“青馬工程”學員,在一次培訓課上,老師一句“基層實踐就是最好的課堂”,在她的腦海中久久盤旋。沒過多久,她就來到寧河區蘆臺街道辦事處參加實踐鍛煉。為了盡快褪去身上的“學生氣”,更好地融入群眾,她主動為解決百姓的大事小情而奔走,清潔工、搬運工、記錄員、講解員……凡是她能做的都會搶著干,“嘮家常”式的交流中,社區居民越來越喜歡她,親切地稱她為“新來的小陳”。也正是這短短幾十天的實踐經歷,讓她親身感受到基層工作者們的艱辛,她說:“他們隨口便能說出張三、李四家的門牌號,誰家裝修了新房子,誰家剛修了水管,這都是源于對人民的熱愛。”
陳明園(左)幫助居民注冊行程卡等小程序
懷廣大之志,盡精微之職。懷揣為民造福的理想,去年夏天,陳明園再次來到寧河區蘆臺街道辦事處進行暑期實踐。在與居民“閑聊”中,她不斷搜集著民聲民意。她把大家對“老年人食堂”盡快開業的迫切需求、對分類垃圾桶數量不足的不滿、對老舊小區危房改造的渴望……悉心傾聽、默默記下,回到居委會一一整理匯報給社區黨委書記。沒多久,開辦“老年人食堂”、健身器材更新等居民關心的問題就被逐個解決。在陳明園被借調到蘆臺街黨建辦期間,她協助整理了29個社區和4個村莊的“兩委”換屆資料。四天的檔案整理工作極單調,她的內心從開始的煩躁、無聊到后來由于工作效率提高而心生喜悅,再看到工作了十幾年的同科室的工作人員耐心、認真的樣子,她變得更加坦然、專注。
陳明園在基層工作中
“城里少一個大學生沒什么,村里多一個大學生可了不起。”生于鄉村、長于鄉村的陳明園,比誰都更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內涵。2022年7月,陳明園將正式步入工作崗位,她說:“我要像一批又一批扎根基層的青年人一樣,肩負時代使命,在基層大熔爐中磨煉真本領,利用所學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津云新聞編輯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