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迎盛會 鑄忠誠 強擔當 創業績
“旗幟·榜樣”先進典型宣傳活動
天津北方網訊:“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到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推進村居黨組織書記‘一肩挑’,實施星級管理,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身為天津市首批招錄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村里的“一肩挑”,濱海新區太平鎮友愛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曉航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途上,實現了一名基層青年干部的夢想。
“老師您看我這個視頻拍的行嗎?”在友愛村電商產業發展暨“鄉村網紅”培訓班上,村民們紛紛拿出自己的短視頻作品請培訓老師點評。為了幫助農戶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成為電商的受益者,王曉航邀請短視頻專業講師為村民們開展新穎務實的短視頻培訓課程。在她的帶動下,村民們開始相信棗農也能成為“網紅”主播,為自己的產品代言。
“老百姓想學什么我們就培訓什么”,這不是一句空話。為了有針對性地提高農民職業技能素養,她想方設法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利用“組織在線”平臺收集匯總村民群眾的學習意向。此外,友愛村與天津大學共建教學實踐基地、成立夢想課堂,學校師生為村內120余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素質拓展、藝術課堂等活動,村內黨員志愿者組織孩子們到天津大學參觀訪學,埋下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種子。
“為了開拓市場,我們到上海跑遍輝展、西郊水果交易中心,研究環保、生鮮、電商、直播行業,帶領村里的年輕人一起學習術語、研究數據”,在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和企業轉型的道路上,她帶領返鄉大學生打造友愛冬棗品牌;帶領村內黨員開微店、搞直播、引進新品種,盤活村內大棚,種植新品種,3個月時間通過短視頻平臺直播銷售84萬多元,解決村內40余人就業。
王曉航還堅持把加強黨員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初心和使命擔當放在首位,在創新黨員教育模式的同時,選樹村內優秀典型。村里很多八九十歲的黨員不識字,那就讓他們成為精神“符號”。在她的引導下,在村口談論家長里短的趙爺爺、石爺爺等老黨員搖身一變成了村內講黨課的“老師”。
如今,友愛村實現了為全體村民上醫療保險、每人每年發放500元福利金、村內50歲以上老人根據年齡階梯式額外再發放1000-16000元不等的敬老金,每年共計發放近400萬元,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闊步前行,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從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成長為熱愛農村、熟悉農業、服務農民的基層干部,王曉航扎根基層埋頭苦干,用青春夢想繪出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