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沃土生金,綠滿大地,一日日的精耕細作,見證著一年年的春華秋實。近年來,作為綠色食品企業——天津市優質小站稻開發有限公司堅持把增加安全、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始終將綠色理念融入水稻選育、種植、加工、存儲等各個環節,從源頭上把控、全程監督監管,讓小站稻“從土地到餐桌”持續飄香。
季夏時節,在位于北閘口鎮的稻香源千畝稻田展示區,碧綠的稻苗茁壯挺拔,夏日的微風輕輕拂過,蕩起層層波浪。眼下這里的水稻正處于分蘗后期,平均每顆稻苗分蘗有近20個,株型緊湊、莖稈粗壯、長勢良好。優質小站稻開發公司貿易部經理劉明告訴記者,這些綠油油的稻苗,不僅“綠”在外表,更“綠”在品質。
“分蘗期過后就到了拔節期,現在這個時期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控制水和肥。”劉明介紹說,“我們的稻田在種植過程中,始終按照綠色食品認證的相關標準來施用肥藥。在防治水稻病蟲害方面,采取合理控制水的深淺度和夜光燈誘殺害蟲等措施來預防。盡管這種有機稻比常規水稻產量略低,但品質和產值卻比常規的水稻高。”
從種植上,嚴格把控綠色食品生產中肥藥使用標準;從加工上,嚴格執行品相檢測,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在優質小站稻開發公司的稻米加工車間,每一粒稻子變成大米都要經歷一個“選美”的過程,包括碾白、拋光、色選、碎米分離……經過多道工序,一粒粒晶瑩剔透的大米才最終被包裝封袋。
“在加工之前,我們會先把摻雜在里面的殘次稻谷沖頂出來。在加工過程中,我們采取的是多機輕碾加工技術。多機輕碾碾白比一次碾白可提高整米率,降低碾白室內米粒密度、減小壓力,減小碾米過程的增碎,提高大米加工的整精米率,減少大米中糠粉的含量,使大米外觀更加整潔干凈。”劉明說。
目前,天津市優質小站稻開發有限公司已認證綠色食品種植基地3000畝,稻米產量在1500噸到1800噸之間,今年已經增報綠色食品基地種植2100畝,待審核通過后下發認證證書,著力通過“綠食”提升小站稻的“含金量”,把更多安全、綠色、優質的大米端上百姓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