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深學篤用 天津行動
天津北方網訊:“接信人被日偽軍逮捕,盧玉蘭手里邊的雞毛信送不出去,后來她輾轉多次也沒找到聯系人,當年只有15歲的她,冒著生命危險將這封信保留下來,直到2015年被家人無意中發現,雞毛信的故事才被我們所知。”
日前,薊州區委黨校邀請盧玉蘭老人的兒子講述一封未送出的雞毛信故事,大家深受感動。盧玉蘭老人一生忠于黨,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讓大家深受教育。目前,這場特色黨課已舉辦了60余場,1萬余名黨員干部受到“沉浸式”紅色教育。
去年以來,薊州區編排了《一封未送出的雞毛信》、紅色皮影戲《蓮花峰七勇士》、現代評劇《盤山往事》等精品黨課。精心打造的下營鎮爨嶺廟“十里紅色長廊”、梨木臺景區“紅色小路”等多條紅色教育線路,讓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形式更加豐富。
薊州區還因地制宜,全力打造“廉潔文化”的“一村一品”。在穿芳峪鎮小穿芳峪村,鄉野小路建成“廉潔文化”景觀步道;在馬伸橋鎮花園村,廉潔文化融入小品、歌舞、三句半,廣為村民傳誦;在洇溜鎮桃園村,廉潔文化成為一幅幅墻繪,美化了村莊,滋潤著人心……
近日,薊州區制定了《薊州區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工作舉措》,將開展“八小時外”不定期家訪、傳統家風家訓傳承、親子閱讀等一系列活動,同時廣泛征集廉潔文化文藝作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好廉潔文化,筑牢崇尚廉潔、風清氣正的家風民風。目前,薊州區正在梳理本土紅色人物事跡和反面典型案例,拍攝制作廉潔文化宣傳片,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以典型案例敲響警鐘,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