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作為頗具天津特色、天津亮點的養老服務之一,今年,全市還將建成100個街鄉鎮養老服務綜合體,嵌入老年人密集居住社區,讓老年人在周邊、身邊、床邊就能享受優質、貼心、專業的養老服務。”在8月4日召開的民心工程養老服務綜合體“建管用”統籌推進資源對接會上,市民政局局長朱峰言辭懇切。當日正值“七夕節”,這場別開生面的“相親會”為16個區民政部門和近30家養老服務品牌企業(社會組織)搭起“鵲橋”,一起推動本市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
照顧上年紀的老人,特別是失能、失智、殘疾等老年人實屬不易。本市今年要新建的100個街鄉鎮養老服務綜合體,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居家探訪、失能老人幫扶、老年人能力評估、人員培訓、老年用品體驗、養老服務顧問等綜合功能,著力解決的正是大城市養老之困。“目前,100個綜合體中,23個已建成,其中6個已運營,40個在建,37個已完成選址正在籌建中。”朱峰介紹。
“相親會”上,東麗區民政局局長孫合明介紹,該區推動醫療、養老、助殘等設施空間集中、功能集成,在“三入四嵌一床位”(“入托”“入照”“入戶”服務,“嵌餐”“嵌智”“嵌康”“嵌護”服務和發展家庭養老床位)基礎上,增加“嵌殘”“嵌童”等服務,打造“三入六嵌一床位”的新模式,嘗試為小學生提供寒暑假短期托管服務。西青區民政局局長郭金花表示:“我們努力構建以區級智慧養老服務中心為龍頭,以街鎮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樞紐,以片區日間照料中心為支撐,以村居為老服務站點為基礎的四級養老服務體系,取得初步成果。”“河西區開展便利出行工程,在560個小區、1.2萬余個樓門實施‘福一把’樓梯扶手安裝項目,先期在2個小區試點‘樓道休息壁椅’項目,今年實現全覆蓋,讓老人上樓中途可以喘口氣,讓小臺階不再成為老人出行的‘大障礙’。”河西區民政局局長李欣說。
建設主體和運營主體有效對接,才能讓養老服務這項民心工程在順利運營上實現再突破。在津深耕多年的近30家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逐一推介自身優勢、特色和成熟案例。“我們創立‘時間銀行’激勵方式,延伸居家養老服務觸角”“互聯網+居家養老+終端服務形成我們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我們購買了天津首輛老年助浴房車,為半自理、殘疾人等困難老年人提供助浴、理發等服務”……16個區民政部門負責人仔細聽、認真記,尋找符合各區實際的合作對象。
“我市已連續15年將養老服務納入20項民心工程,今年更是作為民心工程的首位,我們倍感時間緊、任務重。”朱峰在會后向記者介紹,“民政部門就是要通過‘開門辦民政’,吸引全社會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尤其是‘智慧流’,運用社會資源和智慧,為養老事業探索出更好的道路。我們還要將這種對接會模式延伸至銀行、保險資源,輻射到社會救助、慈善社工等民政領域,為整個養老服務工作提供實實在在的助力。”(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