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天津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從政策體系、科研投入、人才培育、監管創新、金融支持,多方面綜合發力,讓企業研發更有底氣。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今天來探尋天士力的創新密碼。
(資料圖)
完善的創新體系讓企業在研發時更有底氣。
現在,中藥產業創新發展面臨著多領域、跨學科的合作,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
天津加強頂層設計,從去年開始實施中醫藥人才培育計劃,建立基層中醫藥人才、杰出人才、領軍人才、優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四級人才培養體系。同時,通過“海河英才計劃”,助力企業引進高端人才。
宋曉菡是協和醫學院的博士畢業生,去年,從北京來到天津加入了天士力,獲得了20萬元的海河人才補貼。
天士力圍繞新藥研發,為宋曉菡成立了項目團隊,搭建平臺,讓她能充分發揮專業所長,很快就專心投入研發。
目前,天士力醫藥集團研究院已經匯聚了1137名研發人員,博士、碩士以上學歷占比超過70%。
相比西藥,中藥由于成分復雜,臨床療效評價目前還是新藥創新的關鍵難點。結合行業痛點,今年,市藥監局實施中藥制劑工程。
中藥制劑相當于創新中藥的源頭,一些經典名方或經驗老方經過備案,可以在臨床應用,經過積累病例,為中藥創新藥轉化提供充足的藥效依據。
目前,市藥監局加速審批流程,讓成熟的制劑,加快進入臨床階段。
每年,天士力會向全國征集超過100個中藥制劑配方,篩選出10到20個進行研發。
現在企業就在同步推進超過20個中藥創新藥研發項目,有的在臨床階段,有的正在中試。
加快研發效率,天士力組建了專門的團隊,開發出創新研發人工智能大數據平臺。借助這個平臺,科研人員可以實現“模擬組方”,通過大數據的運算,對已有的中藥藥方進行藥效預測,也可以指導下一步中藥創新的開發方向。
醫藥研發是一項高投入、長周期的工作。天士力每年,研發投入都占到了企業收入的近10%。
進一步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天津為12條重點產業鏈分別設置主管銀行,結合行業特點,有針對性地創新金融辦法。
考慮到天士力科研投入大的需求,天津銀行幫助企業以科研能力為信用依據,通過科創票據的形式進行融資,實現了全國首單民營企業參與的“科創票據”,為天士力集團實現融資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