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天津北方網訊:最近,在甘肅省宕昌縣官亭鎮,炎炎夏日中,只見幾十名青年學子在墻邊忙碌,他們并非在乘涼,而是一站一整天或長時間蹲著、有時還要借助梯子等“高空作業”,揮舞手中的畫筆緊張進行創作;鄉親們勞作一天后,常常不著急回家,而是在高高的院墻下駐足觀看、嘖嘖稱贊。原來,天津大學智算學部“宕繪青春”實踐隊在天大定點幫扶的宕昌縣開展暑期實踐,通過一幅幅俏皮活潑、色彩艷麗的手繪畫把藍天、綠水、青山“搬”上文化墻,將村里原本光禿禿的墻體“大變身”,用特色文化墻繪扮靚美麗鄉村,以大學生的才思和妙筆助力鄉村振興。
在近10天內,天大學子頂著酷暑,奔走在宕昌縣官亭鎮王家村、鄧橋村、車拉鄉九年制學校,對接需求、設計畫稿、實地考察、起稿、上色……學子們圍繞鄉村振興、喜迎二十大、人居環境、教育發展等主題,現已創作出300多平方米的墻繪,用“會說話的景觀墻”展現當地人文風情。
實踐隊成員、天大智算學部動畫專業2020級學生王潤嫣說,繪畫前他們都會跟村民商量畫什么、怎么畫,墻繪繪制過程中不斷交流,村民對作品提出的建議激發他們創作的靈感,“一些孩子會來看我們畫畫,也想拿起畫筆參與。我們希望通過墻繪,給村里的孩子種下一顆藝術和夢想的種子。”
“自2019年暑假起,4年來百余名天大師生在宕昌創作文化墻42面、共計1000多平方米。”實踐隊指導教師、天大智算學部輔導員梁紹楠說。(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