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以“技炫青春,能創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簡稱世校賽)在津“激戰正酣”。連日來,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地區的中外職業院校師生在“云端”高手過招,以技會友,搭建起一個增進友誼、切磋技能、展示風采的重要平臺。
賽場上,各國選手切磋技藝、各展其能
開賽首日,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賽項的賽場上,來自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信息通訊系統安全專業的學生葉甫根尼·卡貝金表示,“此次比賽,我們學校和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一起備戰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賽項,讓我們有更多機會與中國的老師、同學進行溝通。他們的專業技術扎實,態度認真,對我們也非常友好,因為兩國存在時差,中方代表隊為了讓我們有更好的訓練狀態,特意把訓練時間調到了中國時間的晚上。通過這次大賽,我在5G互聯網及物聯網技術領域得到提升,也收獲了深厚的友誼,希望兩校未來能有更多合作,為我們提供更為寬廣的平臺。”
(資料圖)
“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工程技術“賽項比賽現場
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增材制造技術賽項,基于“碳達峰”和“碳中和”時代背景,涵蓋增材制造技術數字化設計、設備裝調、制造工藝等典型工作任務。賽項采用國際化標準,緊貼產業需求、聚焦新職業,旨在充分發揮技能競賽的引領示范作用,促進增材制造技術的推廣普及,助推增材制造產業發展和國際交流合作。該賽項使用的3D打印領域技術領先設備,已在南非德班魯班工坊3D打印實訓室中進行裝備。天津職業大學與南非德班理工大學在合作共建魯班工坊基礎上,“手拉手”聯合組隊參加賽項競技,充分展示魯班工坊建設的成果。
“云計算”賽項在比賽中
“物聯網”賽項現場
在云計算賽項中,來自全國11個院校、10多個國家,共計44名選手云上同臺競技,切磋技藝。天津城市職業學院副院長劉盛介紹:“云計算賽項天津是主賽場,同時競技的還有重慶、湖南,包括境外等多個賽場。在賽項設計之初,組委會引入高標準技術要求,11所參賽院校作為分賽場,比賽視頻通過一定技術手段接入主賽場,主賽場大屏幕實時顯示各個賽場情況。同時,我們安排了英語專業教師作為工作人員與境外選手采用騰訊會議等方式進行賽場溝通、實時監控。對于整個比賽環境的搭建、把控和協調是此次比賽的一項重大挑戰與亮點。”
“迷宮機器人”賽項激戰正酣
“迷宮機器人”賽項選手在進行訓練
中外學生賽場拼搏的風采將大賽氛圍烘托的愈發熱烈。開賽的第四天,大賽進入“白熱化”的一天,機電一體化項目、智能產線安裝與調試、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無人機維修與應用、物聯網技術應用、通信網絡管理、迷宮機器人7大賽項同時打響,來自不同國家與地區的中外選手在“云擂臺”展開激烈角逐,共饗一場技能盛宴。隨著裁判長一聲指令發布,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通信網絡管理賽項主賽場的參賽選手迅速進入狀態,利用現場提供的所有條件制定競賽“作戰”方案。賽場依托5G通信網絡真實崗位的典型工作技能而設計,涵蓋5G終端設備接入配置、5G智能網聯車應用調試等崗位技能。同一時間,在另一個賽場上,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迷宮機器人賽項選手準備就緒。其中,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共有來自烏克蘭、也門等11個國家的22名選手參賽。迷宮機器人賽項共有來自赤道幾內亞、貝寧等9個國家的44名參賽選手、指導教師比賽。比賽都采取“0.5+0.5”手拉手、中外選手各1名混合編隊的方式參賽。“這兩個項目目前已應用于巴基斯坦、柬埔寨、埃及等7個國家的魯班工坊中,相信這兩項大賽將會成為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的新亮點,充分展示天津承辦國際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實力水平,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增添新動能。”大賽相關負責人表示。(津云新聞編輯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