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今天我們講的話題在座的各位也遇到過,就是打著‘服務、關愛’旗號實施的詐騙,我給大家說幾個比較典型的案例……”昨天上午,在光復道街昌海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護銀法律講習堂如約開講,狄妍律師作為此次“護銀普法站”的當班志愿者講師,給來自社區的20多位老人上了一堂生動的防范養老詐騙課。通俗易懂的語言、貼近身邊的事例讓在座的老人意猶未盡。
“從第一次講座我就來了,回回都沒落下,從剛開始接到詐騙電話心慌到現在果斷掛斷,不跟他們廢一句話,絕對得益于這些律師們帶來的防范知識。”昌海里社區任強大爺對記者說,“在我們這個課堂,想聽哪方面的內容還可以‘點單’,也算‘因材施教’了吧!”任大爺口中的“點單”就是在這個社區成立的本市首個“護銀普法站”一大特色。在這里,老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像“點菜”一樣點取自己想聽的內容。同時,普法站設立的普法需求箱也會積極收集整理老年人生活中面臨的法治新問題、法律服務新需求,邀請八五普法講師團、法律明白人等專業人士擔任講師,進行精準普法,讓老年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實現“老有所學”。
今年以來,河北區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打擊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延伸治理嚴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涉詐亂象問題,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相關成員單位第一時間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舉報郵(信)箱,暢通投訴渠道,建立常態化排查工作機制,堵住行業監管漏洞,同時建立臺賬,針對排查出的問題進行綜合評估、分類處置,細化落實整治規范措施,并責令整改到位。
在不斷擴大線索收集渠道、強力啟動專項整治基礎上,河北區各成員單位還開展了廣泛的宣傳發動工作,力求讓反詐騙理念深入每位老人心中。據統計,該區共發布圖文信息、音視頻數量1270條,點擊量、閱讀量19萬次,通過網絡直播、網上問卷等形式互動宣傳覆蓋23萬人次,發送反詐短信17.03萬條,提醒全區13萬老年人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召開各類現場宣傳活動140場,宣傳覆蓋人群50萬人次。下一步,河北區將持續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依法打掉一批養老詐騙團伙,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整治一批養老領域經營不規范,存在詐騙苗頭隱患的機構和企業,幫助老年人筑牢“反詐線”、守好“養老錢”。(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