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夏末初秋,渤海灣星羅棋布的原生態廣袤鹽田內,一種歷經“人放天養”的人間美味在萬眾期待中“浮”出水面。近日,隨著第一網“鹽田蝦”的捕撈上岸,寨上街道正式進入持續四個月的“鹽田蝦”捕撈季,經歷100多天足期生長的鹽田蝦正式進入萬千百姓的餐桌。
蝦躍金秋喜慶豐收
走進一望無際廣袤的天然鹽田,水面波光粼粼。看著一只只體態晶瑩、飽滿健碩、鮮活蹦跳的鹽田蝦從海水中撈出,一大早趕過來“搶購”的經銷商馬女士臉上笑開了花,“這蝦鮮甜、勁道,營養價值高,老主顧點名要,一天三四千斤都不夠賣的。”鹽田蝦,顧名思義在鹽度較高的鹽田中成長的蝦。高鹽度的海水造就了病菌難存的天然安全生存環境,也成就了鹽田蝦“體色清亮、肉質緊糯、味美鮮甜、品質野生”的特性。漢鹽水產科技園養殖人員郭冬霞告訴記者,這些肉眼看去與普通海水蝦差別不大的鮮活鹽田蝦,做熟后紅亮的蝦頭是滿滿的蝦膏,尤其特別的是其背部幾乎見不到黑色的蝦線。而這得益于鹽田蝦特殊的捕撈方式。鹽田捕蝦采用其特有的傳統定置網籠,從8月開始插網一直持續至10月底,每天抓大放小。鹽田蝦要在網內待12個小時以上,不攝食只排泄,因此出來的蝦已經大部分看不到腸腺。這種物理的捕撈方式相對于機械捕撈費時費力,但更容易鎖住蝦的鮮度,也有利于保護水域生態環境,形成了捕與養的良性循環。
自然之道孕育鮮甜?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不是所有的對蝦都叫鹽田蝦。”漢鹽現代水產公司副經理田桂利坦言。蝦為骨,鹽為魂。鹽田蝦的生長水域是長蘆漢沽鹽場渤海灣天然日曬鹽場,“獨特產業”形成了高鹽度鹵水養殖環境。原生態的生長環境,鹽田特有的高營養豐年蟲等充足天然鮮活餌料和大水域活動空間,經過食物鏈的自然優勝劣汰,遵循蝦的自然生長規律,慢慢野生成長。營養成分方面,鹽田蝦的蛋白質含量比正常海水養殖蝦高約9%,脂肪含量則低63.63%,屬于高蛋白低脂肪健康食品中的佼佼者。而且隨著鹽度增高,鮮味氨基酸含量也逐漸增高,味道更加鮮美?!昂}量為普通海水3倍左右的高鹽環境下生長的鹽田蝦卻自帶鮮甜口感,不得不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饋贈。”田桂利說,而且高鹽度海水中成長的鹽田蝦蝦青素含量更高,蝦肉纖維更為粗大。一年養一季,100多天的足期生長,畝產僅80斤左右,對比畝產動輒上千斤的工廠化高密度養殖,生態鹽田蝦尤顯得珍貴難得。今年,鹽田蝦的養殖面積達到5萬畝水面,將有400萬斤的鹽田蝦走上市民的餐桌。
開啟品牌化、規?;聲r代
鹽田蝦的養殖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在民間其有汪子蝦、鹵水蝦、鹽田蝦等多種叫法。但很長一段時間,鹽田蝦處于一種“個體戶”養殖模式,靠天吃飯、粗放經營。近年來,寨上街道持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盤活土地鹽田資源。2021年,與長蘆漢沽鹽場合作創辦漢鹽水產科技園,邀請了專業的技術團隊,制定技術工藝路線,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創立“漢鹽海澤”鹽田蝦品牌,推動鹽田蝦養殖開啟品牌化、規模化新時代。漢鹽現代水產公司副經理田桂利說,現在“漢鹽海澤”鹽田蝦品牌已經在市場上創出了知名度,鹽田蝦的品質、口感得到了業界普遍認可,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棒。
向海而興、創新求變,漢鹽水產科技園已經被確定為天津市濱海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水產種苗科技研發中心。下一步,寨上街道和漢沽鹽場將繼續攜手,引領鹽田蝦開啟品牌化、規?;聲r代,瞄準藍色經濟,打造出高價值海洋產業鏈條。(記者?劉蕓?報道?梁洪東?攝影?編輯?陳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