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有了這‘參軍30條’,不愁征不上好兵!”近日,在市征兵辦組織的專題座談會上,寶坻區人武部軍事科長劉保祥感慨道,“依靠政策帶動,寶坻區應征青年報名人數突破任務數10倍,居全市第一。”
劉保祥口中的“參軍30條”,是市委、市政府、天津警備區7月中旬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征兵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份《意見》,從宣傳教育、入伍激勵、保障機制、在役補助、退役安置及廉潔監管等6個方面明確了30條措施,推出了一整套“優待套餐”。
【資料圖】
市征兵辦專職副主任邱現亭表示:“出臺《意見》,目的是進一步解決征兵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問題,更好地營造崇軍尚武的社會氛圍,激勵優秀青年參軍報國。”
大學畢業生和技工院校畢業生報名人數突破征集任務數3倍
“部隊需要什么樣的青年,就征什么樣的兵。這個道理雖然簡單,但要做到卻不容易。”邱現亭介紹, 2017年以來,天津市大學生征集比例持續提升,但部隊急需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和技工院校畢業生征集卻一直突破不大,這類青年是征集的重點,也是《意見》優待激勵的主要對象。
《意見》明確規定,在全市建立高校畢業生入伍獎勵制度,技工院校預備技師班畢業生、高級工班畢業生參照本科畢業生、專科畢業生優先定兵和享受獎勵;高校應屆畢業生退伍1年內,還可報考我市面向應屆畢業生公開招考的公務員職位等。
“以前擔心自己學歷低、走不了,現在不僅定兵優先,還可以享受獎勵,退伍回津后還能落戶。”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高級工郝繼宸了解到《意見》后,打消了原有顧慮,第一時間在網上報了名。
據統計,今年下半年,我市大學畢業生和技工院校畢業生報名人數已突破征集任務數3倍,征集比例有望達到去年同期的2.5倍。
創新建立軍士家庭補助制度,發放軍士家庭補助
“從需求看,我們更希望高素質兵員能夠長期穩定在部隊服役。”今年3月的征接兵會上,接兵部隊這一普遍訴求,引發了邱現亭的思考。
“入伍青年留隊意愿不強、兩年義務兵期滿就退役,不僅會增加部隊人力資源培養成本,也不利于戰斗力穩步提升。”邱現亭說,出臺《意見》就是要進一步健全優待體系,引導和鼓勵入伍青年在部隊長期服役、安心服役。
《意見》創新建立了軍士家庭補助制度,規定從我市入伍的義務兵選改為軍士,以及直招軍士進入下一軍銜等級的,發放軍士家庭補助。同時,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建立《現役軍人跟蹤服務卡》,對從我市入伍、在部隊立功受獎的士兵給予家屬慰問,激發參軍家庭榮譽感,營造報國光榮的濃厚氛圍。
“如果能夠如愿進入軍營,我一定長期服役,努力建功立業。”8月9日,天津體育學院畢業生楊子楠在體檢現場表態,“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光榮,更是全家的光榮!”
在體檢現場,家長們紛紛表示,“有了好政策,我們送孩子當兵更沒顧慮了,就希望他們好好在部隊干下去。”
高校建立征兵工作專項經費科目列入年度工作預算
“我市教育資源豐富,有50多所高校。隨著對兵員學歷要求的提高,每年從我市高校入伍的青年已超過入伍總數的50%,高校逐漸成了征兵的主陣地。”邱現亭介紹,然而如何讓主陣地發揮主作用,是軍地有關部門長期以來面臨的重要難題。一方面,高校在征兵組織、經費等保障方面政策支撐還有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征兵工作人員多為兼職,工作主動性、責任感難以保證。
對此,市征兵辦、市教委每年聯合向高校分配征兵任務,并明確要求,高校、院系黨委書記對征兵工作負總責,實行“一把手”工程。同時,《意見》又重點對健全高校征兵工作激勵和保障機制進行了明確。
“《意見》規定,完成年度征兵任務突出的高校,可以遴選推薦征兵工作先進個人,先進個人列入政工師或教師職稱評定的加分項目。同時,高校還可以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對寒暑假期間參與征兵工作的人員給予傾斜。”南開大學武裝部干事阿依古麗高興地說,“這些規定,都將大大激發高校基層征兵人員的工作熱情。”
天津大學武裝部部長柳豐林高興的,則是《意見》明確,高校應建立征兵工作專項經費科目,列入年度工作預算;年度定兵人數超過任務數的,由各區財政按標準對高校予以補助。“有了明確的經費保障渠道,我們開展國防教育、法規普及等征兵宣傳活動將更加得心應手。”
據悉,在《意見》的政策支持下,我市下半年參軍報名人數已突破征集任務數9倍,應征青年參軍熱情高漲。(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