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
天津北方網訊:提示“征信修復”風險,揭秘數字人民幣騙局,曝光“元宇宙”炒作之風,起底電信詐騙話術……很多市民已經習慣從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官方微信公眾號上了解最新金融詐騙橋段,增強金融素養。去年以來,該公眾號一直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圖文、短視頻等形式,開展金融反詐宣傳,點醒迷途者,營造全民反詐氛圍,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今年4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公布天津被納入國家第三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一時間,數字人民幣成為金融領域的“流量擔當”。無孔不入的騙子也看到了“商機”。人行天津分行微信公眾號及時推出“認識數字人民幣,謹防騙局守住您的錢袋子”予以科普。科普文“穩準狠”地點出了騙子的詐騙路數:一是假推廣。不法分子借數字人民幣推廣之名開展傳銷詐騙,聲稱只要推廣成功就可獲得“兩層收益”。不法分子甚至編造新聞稿、假會議場景等迷惑消費者,在騙取消費者的資金后跑路。二是假理財。不法分子打著數字人民幣理財的旗號傳銷詐騙,將相關數字產品冠以“DC/EP”或“DCEP”字樣,在數字資產交易平臺上交易,涉嫌傳銷或詐騙。三是假辦案。不法分子冒充公檢法人員,以“涉嫌參與洗錢等違法行為”“辦案需要”等理由,要求受害人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通過“屏幕共享”等方式獲得受害人的個人信息,再通過數字人民幣轉賬方式騙取受害人資金。四是假回收。不法分子謊稱可回收數字人民幣紅包和一類賬戶,通過高額回報誘導消費者提供手機號和數字人民幣錢包的登錄密碼、支付密碼、驗證碼等多項金融隱私信息,存在極高的風險隱患。
如何防范相關的詐騙呢?公眾號文章提醒,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與紙鈔和硬幣等價,沒有收藏及炒作價值。“任何關于利用數字人民幣推廣獲利、返現、繳納保證金的行為,都是詐騙”。同時,要認準官方的數字人民幣App,警惕仿冒的應用程序,要通過正規手機軟件商店下載正規的鏈接等。
“上個月還真有拉我進群推廣‘數字人民幣’的,我恰好看了人行天津分行的公眾號宣傳,太及時了。”家住南開區保山道附近的吳先生告訴記者。
人行天津分行關于防范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的宣傳更是勢大力猛。平臺連續推送了多家銀行的短視頻宣傳片,以案說法,告訴大家“信息主體認為征信機構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征信機構、信息提供者受理異議,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征信管理部門受理投訴“均不收取任何費用”。
此外,“警惕元宇宙NFT炒作風險”,小心“飯圈”騙術,別被詐騙分子“拉人頭”“放誘餌”“收網殺魚”……人行天津分行的推廣形式多樣、案例生動,被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多家主流媒體轉載和報道。因為專業、及時、接地氣,相關反詐宣傳文章和短視頻被越來越多的市民轉發。(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