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天津北方網訊:一條只有200多米長的道路,卻成了附近居民的“犯愁路”。開車要么得繞行兩公里,要么就不知道多長時間能通過。昨天,記者親歷發現,非高峰時段,150米的路駕車也足足走了8分鐘。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兩旁的商販嚴重里空外賣。
讀者反映:門口有條“犯愁路”
家住南開區汾水道與天明街交口附近的陳先生向本報反映說,門口一條原本也就200多米長的路,由于兩旁的攤販嚴重里空外賣,一些流動商販更是將小攤直接擺在馬路上,使得這條路成了大家的“犯愁路”。每天從早晨開始就經常會堵車,要是有兩輛汽車同時經過,就一定會堵。因為一些商販的小貨車停在店門口處卸貨,而另一側商戶店門口的人行道又都擺滿了貨物,很難錯開車。趕上貨物多時,一等就是五六分鐘。如果一條街趕上兩個卸貨的,根本就走不動了。此前,居民也曾經多次向城管部門反映,但只有在創文明城市檢查時的幾天有所好轉。可檢查一過,便故態復萌。
記者調查:150米駕車8分鐘
昨天上午10:00左右,記者駕車沿汾水道進入天明街菜市場門前的這條路。只見原本并不寬的馬路兩側都是臨街的商鋪,而人行道上已經全部被商鋪擺出的各種商品所占據,一些裝滿蔬菜的三輪車更是停在了路邊,不時吸引路人駐足購買。記者駕車經過一家蔬菜店門前,遮陽傘直接擺到了路上,撐開的傘面幾乎占據了半條道路。此時,恰逢對面駛來一輛小貨車,就和記者的車輛形成了“頂牛”。小貨車司機試圖下車挪動路面上的貨物,還引來了商戶的不滿。眼看路面已經被堵死,另一側的蔬菜店主才將打開的遮陽傘閉合,兩車勉強錯過。可才行駛了30米,記者的車又遇到一輛小貨車在給自家的水果店卸貨。見到車輛無法通過,小貨車司機連稱:“馬上就好,馬上就好。”待將車上的貨物卸完,記者將車輛盡量向一側貼,才勉強通過。僅僅150米的距離,足足用了8分鐘。
執法人員:拒絕接受采訪
記者將車輛停到黃河道后,步行走回這里時發現,沿途很多商鋪都只有十多平方米大,店內的空間很小,難怪商家會把自己的貨物甚至柜臺都擺到門前的人行道上。如此嚴重的占路經營,難道就沒有人治理嗎?記者沿途查找,終于在汾水道上的一家商鋪門前看到了兩名身著城管制服的男子。當時,一名男子站在路邊喝水,而另一名男子則坐在椅子上休息。
亮明身份,記者得知兩名執法人員都是南開區長虹街綜合執法隊的人員。面對記者詢問,此前坐在椅子上休息的年長執法人員表示,他們不能接受采訪,只能由隊領導來解答。隨后,記者留下了聯系方式。截至發稿時,本報尚未接到長虹街綜合執法隊負責人的回復。(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