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昨天,在津南區小站鎮會館村,本市小站稻喜開“今年第一鐮”。該村作為9月2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天津主會場,小站稻后期將迎來大面積收割。
初秋的小站稻核心產區天朗氣清,會館村600畝稻田飄香,“喜迎盛會”和“鄉村振興”巨幅稻田畫驚艷亮相。四周大片的稻田依然翠綠,但在稻田中央有60畝小站稻已經金黃。“這片成熟的小站稻是‘天隆優619’,這個品種的生長期比其他品種的小站稻短。雖然是早熟品種,但卻是優質的長粒米,非常受市場歡迎。”會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加林對記者說。
小站稻喜開“今年第一鐮”
精心設計的稻田畫令人眼前一亮
由于用上先進的收割機,不到兩個小時,60畝水稻就收割完了。看著金黃的稻谷從收割機里吐出來,在場的村民和游客都開心地笑了。來自大港的田玉恒大爺是一位攝影愛好者,他對記者說:“我關注這個小站稻核心產區已經好幾年了,每年都要來這里拍照打卡。聽說這里今天開鐮,我們20多名攝影愛好者一大早就趕來了。”豐收的場景讓田大爺和他的朋友們興奮不已,“這真是一個好兆頭,更大的收獲還在后面!”
游客們欣喜地拍照打卡
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天津主會場設在會館村。為此,津南區和小站鎮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和豐收節為主題,采用國內頂尖大型高精度3D透視技術,打造出占地近3.8萬平方米的稻田畫。
策劃統籌 馬庚申 稿件 張家民 通訊員劉俊英
圖片視頻 張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