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李大爺,我們給樓道里新裝的扶手完工了,以后您就能自己扶著上樓啦!”昨天中午,紅橋區(qū)咸陽北路街道同心社區(qū)黨委書記馮勃尊,剛剛忙完社區(qū)核酸篩查,又馬不停蹄地敲開居民李領根的家門,為老人送來好消息。“太好了,感謝天津的適老化改造,也謝謝社區(qū)居委會,為我們老人解難題去煩惱!”李大爺滿心歡喜地說。
為何要在樓道里加裝扶手?今年72歲的李領根大爺告訴記者,他患偏癱多年,左側身體活動受限,“下樓時還能將就,但上樓就必須有人扶著才行,平時家里就我和老伴兒倆人,她歲數也一天天大了,扶著我越來越費勁,我也就不怎么愛下樓了。”
入戶走訪時,馮勃尊了解到李大爺的難處,“要是能在樓道墻面安裝扶手,就能解決老人的困擾了。”“如果可以,那真是太好了,我就不用老伴兒扶著,自己拽著扶手就能上樓!”看到李領根滿眼都是期盼,馮勃尊立刻向街道公共服務辦申請為該樓門裝配適老化設施,獲得同意后,他第一時間協(xié)調工作人員現場勘察設計、采購裝備、預約安裝時間……
短短三天時間,樓門及樓道的適老化改造便全部完成。“以后天氣好就能出去遛遛,鍛煉身體,核酸檢測也能自己下樓去做!”坐在社區(qū)小花園里,李領根高興地和老鄰居們分享自家樓道里的“小幸福”。“可不,兩邊都有扶手真不賴!這回拎重的東西上下樓也能倒手了。”“是呢,社區(qū)想得多周到啊!”同樓門的鄰居也紛紛點贊。
咸陽北路街道副主任宋菲菲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街已對轄區(qū)內16個社區(qū)25個樓門進行適老化改造,為40戶老人家里布設衛(wèi)生間防滑墊、安裝坐臥洗浴、如廁便捷扶手等,給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理發(fā)、代買藥品服務120余人次。“我們還要籌建超1000平方米的街級養(yǎng)老服務中心和1家日間照料中心,依托這些載體開展豐富多樣的文體活動,提供更加細致貼心的養(yǎng)老服務,真正讓老年群體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宋菲菲說。(津云新聞編輯李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