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喜迎二十大
天津北方網訊:今天迎來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津沽大地糧豐果甜。全市廣大農民群眾一起慶豐收、曬豐收,用豐收的碩果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今年以來,我市全面搞好糧食生產,始終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全面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和管理,著力提升糧食產能和自給率。全面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加快治理鹽堿地、撂荒地,不斷提高耕地質量,拓展耕地空間,新建高標準農田24萬畝,提前半年超額完成年度任務。今年上半年,我市178萬畝夏糧喜獲豐收,總產量73萬噸,平均畝產410公斤,再創歷史新高。在奪得夏糧豐收基礎上,我市繼續全力抓好秋糧生產,確保全年糧食豐收。
我市不斷完善產業體系,促進農民穩步增收,今年我市積極開展實施小站稻、蔬菜、畜牧、水產4條農業全產業鏈載體建設行動,武清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擇優推薦靜海區良王莊鄉羅閣莊村、薊州區桑梓鎮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大力推介薊州紅色山鄉游、寶坻休閑濕地紅色游等16條春夏精品線路,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采取整村策劃包裝、引進主體分紅、多村合作共贏等模式發展特色產業,778個經濟薄弱村制定完成產業扶持發展方案,確定產業項目179個。建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59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236家,推動村集體經濟穩步增長。
同時,積極健全保障機制,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組建天津市鄉村振興產業人才創新創業聯盟,為鄉村振興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支撐。啟動運營預期規模100億元的天津市鄉村振興基金,制定出臺落實全市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的25條措施,篩選1692家優質農業生產經營服務主體建立“白名單”,幫助破解難題,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持續做好經濟薄弱村勞動力穩崗就業工作,對13.1萬戶村民實施 “一戶一就業”工程,覆蓋率達88%。(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